樂觀估計,三年內成品應該是可以滿足軍隊初步要求的,像菲利普等人重點關注的發動機和履帶問題,也不是難度太大,畢竟東非在相關領域的技術一直在進步。
……
姆貝亞市第一拖拉機廠。
“這是菲利普的請求,他說上一次提供給他們的發動機效能還是差一些,希望我們能給他們提供更好的產品,除了發動機上的要求以外,還有就是履帶問題。”
對此姆貝亞市第一拖拉機廠廠長門德斯問道:“我們最新研製的發動機進度怎麼樣了?”
“廠長,目前實驗資料已經出爐,在技術上沒有太大問題,不過我們也只有一臺樣機。”
“既然是這樣……”門德斯沉思了片刻後說道:“我們爭取在一個月內複製一臺出來,然後送到魯誇湖去,畢竟這次他們催的比較急,如果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未來說不定能和軍方直接簽訂一筆穩定的訂單,我們的競爭對手可不少,達累斯薩拉姆,哈拉雷,蒙巴薩的拖拉機廠可能都有相關研究。”
除了滿足魯誇湖試驗場的需要以外,姆貝亞市第一拖拉機廠也需要新一代發動機提升本廠的拖拉機效能,所以對魯誇湖試驗場的支援也符合他們的利益。
在門德斯廠長下令後,姆貝亞市第一拖拉機廠很快就將最新的發動機配送了過去,至於履帶這個問題還需要一點時間,畢竟這又需要材料效能上的提升,姆貝亞市第一拖拉機廠只能再向姆貝亞市鋼鐵材料研究所尋求幫助。
而此時菲利普等人正在對坦克結構進行大改,原本顯得笨重的坦克樣品,直接減重了一噸,部分裝甲被也減少,採用更輕的材料代替,雖然這樣一來防禦功能大減,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在新發動機到位後,菲利普等人又進行了較大調整,因為這次送過來的發動機結構有一些變化,畢竟不是一個型號。
就這樣,在東非坦克研究人員的不斷調整修改中,東非坦克越來越趨向於成熟,研發就是這樣,充滿妥協和試錯。
而且坦克研發的過程中,上下牽連到姆貝亞市和東非其他地區上百家企業,畢竟就是提供主要支援的姆貝亞市第一拖拉機廠,他們的零部件也不是全部自產,而是來自其他工廠,這裡體現出工業基礎對坦克研發的重要性,當然,起到領導作用的還是姆貝亞市第一拖拉機廠。
而在東非坦克研發中速度最快單位的就是魯誇湖試驗場,憑藉的就是姆貝亞市所擁有東非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和最密集的科研機構。
這也就體現了完整工業體系對軍事的重要性,缺乏任何一個環節,坦克研製難度就要上升一個臺階,畢竟如果依賴國外進口,平時沒有問題,一但被封鎖,那就必然會抓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