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二百九十七章 後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九十七章 後悔 (2 / 2)

當然,也可以選擇中立,但是隨著英國移民人數的上升,開普敦殖民地的布林人漸漸就難以和英國政府相互抗衡,又沒有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幫襯,英國人對付他們就變得容易的多。

當然,英國人一開始可能沒有想那麼多,他們只是按照自己傳統的思維模式來這麼做。

這就和沙俄的外交水平很粗糙一樣,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這就是俄羅斯傳統的思維模式在起作用。

更簡單的說,這就是國家性格對國民性格的影響,顯然恩斯特喜歡韜光養晦,藏拙這一點就是受前世國家性格的影響。

其實就是價值觀,不一定所有人認同,但是絕大多數人是認同的,就比如西方國家倡導自由,蘇聯推崇民主,遠東帝國的社會價值觀一樣。

康斯坦丁對這些很是無感,作為舊時代貴族,尤其是德意志貴族,還是更喜歡在軍事上發力,歐洲貴族天然重視軍事。

所以他說道:“這次奧蘭治自由邦內戰,我們要不要找機會插手,這是一次吞併奧蘭治自由邦的好機會,這樣我們也可以把把開普敦殖民地徹底隔離在奧蘭治河南岸,對減輕國防壓力有很大幫助。”

其他方面不說,拿下奧蘭治自由邦,那東非和開普敦殖民地的邊境線就大大縮減,而邊境線減少,兵力部署也就可以適當減少,而奧蘭治河雖然算不上天險,也有一定的防禦功能,所以可以極大節省東非的軍事開支。

恩斯特安撫道:“這件事急不得,雖然我們對奧蘭治自由邦有想法,但是現在奧蘭治自由邦畢竟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這件事必須慎重考慮,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一但下場,那就打破了奧蘭治人和德蘭士瓦人之間的隔閡,他們肯定要重新聯手,先應對我們這個威脅,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後面的話才是重點,在奧蘭治人看來,德蘭士瓦人和英國人不是東西,東非的德意志人也不是什麼好玩意。

畢竟都在非洲混,大家對東非那是相當瞭解,東非更是享有非洲“沙俄”的外號,一千多萬平方公里國土可不是土著白送的。

只不過現在奧蘭治人沒的選,只能寄希望於和東非合作,奧蘭治自由邦三面是東非,一面是開普敦殖民地,完全處於內陸,所以想要獲得外部支援,沒有其他道路。

而且東非口碑也其實並不算差,尤其是在東非北方接壤的國家,對東非印象都不錯,而南方這些國家作為受害者自然大多對東非沒有什麼好印象。

不過東非和奧蘭治自由邦算是例外,這幾年接觸下來,奧蘭治人對東非的印象大為改觀,作為奧蘭治自由邦最大的陸上鄰國兼強國,東非雖然在邊境陳兵,但是從來沒有太多逾越的舉動。

這就很難得了,因為奧蘭治人知道,東非完全有實力吞併奧蘭治,但是對方卻沒有這麼做,那說明東非是講國際道義和信譽的。

而這也讓奧蘭治人對當初的選擇懊悔不已,要是早知道東非沒有德蘭士瓦人描述的那般狼子野心,就不答應併入開普敦殖民地了。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