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機器都比較新,也就才用四五年時間,同東非兵工廠那些機器相比,算是非常先進,而且也更完整,零件都密封在箱子裡,在到達目的地之前不要拆開封條,也不要讓雨水淋到,滲透到箱子裡的零件上。”隨船的技術人員威森特向前來交接的東非政府人員布萊斯說道。
布萊斯:“放心好了,我們準備了足夠多的防雨布和麻繩,可以保證這批機器在到達目的之前,不會被雨淋到。”
威森特:“還有,路途上最好不要太顛簸,雖然這批機器不是那麼金貴,但是萬一因為運輸造成損傷就不好了。”
布萊斯:“沒有問題,之前為了運輸一批到姆貝亞市的採礦裝置,我們就有過經驗了,目前達累斯薩拉姆到姆貝亞市的道路我們每個月都會派人維護,除非遇到極端天氣,一般路況還是可以保證的。”
威森特:“這些都不是重點,我想知道廠房建設怎麼樣了?”
布萊斯:“這我不清楚,不過應該沒有問題,畢竟政府肯定會考慮到廠房問題的,至少可以在你們來的路上,就有能力建設完成,姆貝亞市不缺人手,加工加點建設幾個廠房的能力還是有的,有電報聯絡,所以他們肯定在兩個月前就得到訊息了。”
東非基建水平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大工程,在東非生存著大約一千多萬土著,數量太多,以至於現在東非現在都懶得統計,至少低階勞動力處於氾濫狀態。
刨除掉老弱病殘,那也是幾百萬勞動力,但是土著壽命極短,基本上沒有年齡太大的存在,
恩斯特運氣不錯,這次規劃姆貝亞兵工廠算是趕上了好時候,普魯士政府有意淘汰掉已經落後的德萊塞步槍,加上德國統一,接下來軍工產品自然也要統一成為普魯士標準,導致很多德意志軍工企業,面臨轉行問題,運氣好的被普魯士收編,不好的就只能倒閉,尤其是德國下面的邦國,不少都有自己的軍工業,雖然以小作坊為主,但是他們的一些裝置還是不錯的,就是規模比較小。
所以幾乎以廢鐵價,就可以買一堆機械和裝置,東拼西湊,真讓恩斯特湊齊了一條完善的全武器生產鏈。
柏林黑興根兵工廠雖然生產槍支,但是零件主要靠採購,而這些邦國下面就存在完整槍支零件和配件生產作坊。
在收購了一大堆各種武器生產機器裝置後,只要在東非將他們重新組裝生產,基本上大部分歐洲當前可以生產的武器,加上姆貝亞市的鋼鐵,東非都可以獨立完成。
包括手槍,刺刀,匕首,小型火炮等東非不能生產的武器,都在這次採購中被東非配齊了。
雖然因為手工作坊生產效率低下以及鋼鐵產能缺口大的原因,產量上可能不盡人意,但是東非武器裝備自主化也算邁出了重要一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