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籬笆好文學> 第二百七十六章 錫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六章 錫礦 (1 / 2)

當然,如果強說印太路橋是大陸橋那也沒錯,畢竟關於大陸橋的定義是“連線兩個海洋之間的陸上通道,是橫貫大陸的、以鐵路為骨幹的、避開海上繞道運輸的便捷運輸大通道。”

這幾點印太路橋都符合,它連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建成後確實會以鐵路為骨幹,而最後避開海上繞道運輸這一點也符合。

但是,東非政府還是比較謙虛的,所以還是將其命名為“印太路橋”,當然也丟不起那個人。

恩斯特說道:“目前關於克拉地峽領地的軍事安排就是這樣,總參謀部的方案比較穩健,我們不能忽視熱帶叢林作戰的難點和痛點,反而更應該去克服不利因素。”

“畢竟我國有大片區域都是熱帶雨林氣候,而南洋地區更是我國殖民地最重要和密集的區域。”

東非在南洋地區的殖民地也是東非海外物產最豐富的區域,佔有大量自然資源,這一點甚至要超過石油資源天賦異稟的北部灣領地。

畢竟東非南洋殖民地也有豐富的石油資源,雖然遜色於北部灣領地,但是規模同樣相當可觀。

而其他礦產資源更是不計其數,比如煤炭,鐵,銅,鋁,天然氣,錫礦等等,這些都是北部灣領地所沒有的。

“不管是各類礦產,還是其農業條件,南洋殖民地在各國殖民地中都算不錯的,唯一欠缺的就是開發力度。”

“未來南洋地區就是我國的礦山,種植園和林場,是對本土經濟建設的有利補充。”

恩斯特的這番話也基本上奠定了南洋殖民地在東非殖民地體系中的核心地位,這就猶如印度之於英國,阿爾及利亞之於法國。

而東非南洋殖民地的核心則又可以分為四大塊,分別是東加里曼丹,棉蘭老島,東屬新幾內亞,以及新併入的克拉地峽領地。

這四大塊殖民地,最小的克拉地峽領地面積也在五萬平方公里以上,而東非在南洋其他的殖民地,都是些在地區上小的幾乎看不到小島。

從克拉地峽領地到東非新幾內亞光是直線距離就將近五千公里,如果劃到更遠的薩摩亞,就超過一萬公里。

恩斯特說道:“下面就克拉地峽領地的經濟和人口發展展開討論,芬格爾,由你來向大家介紹。”

芬格爾:“好的陛下,根據我們和殖民地部門的討論,對於克拉地峽領地的安排如下。”

“交通方面,克拉地峽事關印太路橋這一重要通道,所以我們將在當地建設一條由沙墩到宋卡的鐵路。”

“這條鐵路最終長度不超過二百公里,是連線印度洋和太平洋最快的陸地紐帶工程,因為沙墩地形複雜,所以這條鐵路不可能取直線。”

“而印太路橋包括兩座港口工程,其一是沙墩港建設,二是宋卡港改造工程。”

“原暹羅的沙墩府沒有成規模的現代化港口,所以我們將在當地選址建設一座重要港口,負責為本土和克拉地峽間往來船隻的服務。”

“而宋卡本身是一座條件不錯的已開發港口,但是因為偏離暹羅核心的湄南河平原,所以基建相當落後,必須大規模改造。”

海陸聯運必然需要港口作為節點,所以印太路橋不可能隨意選址,而是尋找克拉地峽東西沿海距離相近的兩座港口,然後在兩港間建設鐵路,公路等交通幹線。

其實,更好的選擇是前世馬來西亞的玻璃市港口,玻璃市港口條件更加優渥,並且距離宋卡也更近。

但是玻璃市已經被英國人佔領,東非只能退而求其次,從沙墩選擇地方建設新的港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