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籬笆好文學> 第六十二章 奧匈帝國危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二章 奧匈帝國危機 (1 / 3)

美泉宮裡,老皇帝弗朗茨在聽到義大利三國合一後徹底坐不住了,他急忙把魯道夫皇儲叫了過來。

自從一戰時期,弗朗茨基本上就進入了退休狀態,雖然掛著皇帝的名號,但國家政務基本上交給魯道夫處理,平日裡就在美泉宮頤養天年,緬懷往日種種。

像弗朗茨這種苦行僧一般的人,即便退休也不會瞎折騰,這也算弗朗茨最大的優點之一。

很快,魯道夫就被弗朗茨召喚過來。

見到魯道夫皇儲後,弗朗茨皇帝立刻問責道:“魯道夫,你們是怎麼搞的,居然眼睜睜的看著義大利重新統一?”

弗朗茨一邊厲聲說道,一邊右手粗筋暴起,將手裡的鑲金杖敲著地面,大理石的地面被激起一陣響動,而他本人嘴角的鬍子也因為肌肉的觸動而顫抖。

不怪乎弗朗茨如此生氣,沒有人比他更深知義大利統一對帝國的威脅,畢竟曾經義大利就差點統一,給奧匈帝國造成巨大的麻煩。

面對發怒的父親,魯道夫也感覺委屈,他說道:“父親,您先別動氣,其實我們也有自己的難處。”

弗朗茨胸口帶著略微的起伏道:“難處?現在義大利統一就是帝國最大的難處,當年為了瓦解義大利,我們付出了多少功夫和精力,甚至不惜以大代價拉攏匈牙利,才最終透過戰爭手段,讓義大利王國縮回亞平寧半島西北角。”

“當初統一的義大利,就在軍事上能夠對帝國咄咄逼人,堵死我們亞得里亞海的出海通道,現在只要貝尼託這個傢伙重新整合三國海軍,未必不能像過去義大利一樣,締造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從而壓制帝國在亞得里亞海的發展。”

當年的義大利海軍確實比奧匈帝國海軍要強大的多,雖然義大利國力比奧匈帝國差了不知道多少,但是義大利這個國家確實天然適合海洋方面發展的國家。

亞平寧半島就像一隻靴子,深入到地中海,將整個地中海分為東西兩半,可以說戰略地位十分突出。

而且,義大利的海岸線蜿蜒曲折,接近七千多公里,幾乎和印度相當,所以自古以來,義大利都是地中海的航運業強國。

所以,貝尼託只要能夠將三國的造船業進行整合,建立一支強大的地中海海軍也就不是難事。

畢竟,義大利本身造船產業底子就厚,而以此為基礎,建造軍艦對於義大利也不算難事。

相較於奧匈帝國來說,義大利只是缺乏大型軍艦建造的技術和經驗,畢竟自從解體這些年以來,義大利三個國家,都無法憑藉一國之力,發展強大海軍。

但是,這並不算大問題,畢竟義大利的造船業產業還在,技術人員還在,尤其是義大利王國當初為了殖民紅海沿海,還有控制撒丁島,西西里島,對於海軍的建設就沒有中斷過,只不過海軍建設計劃更加務實,偏向於防禦性。

而且,義大利缺乏大型軍艦建設技術這一點,完全可以透過模仿或者引入國外現成的技術來實現。

很多國家的海軍都是如此起步,就比如東非海軍,德國海軍,美國海軍皆是如此,所以對於擁有雄厚造船產業義大利更不在話下。

實際上,近些年義大利的一些船廠也能接到一些大型船舶的製造訂單,這得益於義大利廉價的勞動力資源。

義大利人口十分稠密,沒有統一前的義大利王國就有接近兩千萬人口,這幾乎是法國人口的一半,而且義大利地區這些年來一直是歐洲經濟的窪地,工資水平不高。

所以,連法國都在打義大利人口的主意,一些法國企業就熱衷於在義大利地區投資建廠,尤其是對勞動力需求高的低端產業,其中就包括紡織業和造船業。

而這幾年,法國除了在義大利投資產業以外,更是熱衷給義大利移民頒發本國國籍,來緩解因為一戰而導致的本國勞動力嚴重短缺問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