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籬笆好文學> 第六十三章 貝尼託的隱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三章 貝尼託的隱忍 (2 / 3)

當然,這還不是貝尼託最擔心的情況,相較於工業上的不足,農業對於義大利這個國家來說或許更加致命。

義大利的耕地資源是極度稀缺的,但是偏偏義大利的人口又這麼多,這也就導致了一個嚴重後果,那就是義大利的糧食不能自給自足。

義大利國土的七成以上被山脈和丘陵佔據,尤其是東部波河平原地帶被奧匈帝國佔據後,耕地資源更加緊張。

而且,義大利南部土地貧瘠,同時氣候也不穩定,這都讓義大利農業問題雪上加霜。

而這也是那教宗國和不勒斯王國民眾為什麼喜迎貝尼託王師的重要原因之一,相較於義大利王國,兩地民眾連能不能吃飽飯都是問題,每年這兩個地區也是義大利人口流出最嚴重的地方,加上這幾年經濟上的困難,這也導致了他們對之前政府的極度不滿。

而現在,貝尼托實現了義大利的統一,那這些經濟和社會問題,自然而然的也就輪到了他的頭上。

所以,貝尼託說道:“對於義大利的經濟而言,必須要下猛藥,才能挽救我們這個命途多舛的國家。”

“首先就是在農業上,儘可能的實現本國糧食生產的自給自足,否則的話,未來一旦我們和奧匈帝國發生衝突,就有可能面臨糧食進口渠道被截斷的風險。”

“而且,這些年以來,那不勒斯和教宗國為了討好奧匈帝國,選擇從奧匈帝國進口大量糧食,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於我們在兩地統治的。”

“就當下而言,我們應該考慮更換糧食進口渠道,比如從法國,美國或者東非等地區進口糧食,來替代奧匈帝國進口的糧食。”

在歐洲找不到比義大利糧食問題更嚴重的國家,而且反觀義大利的鄰居們,除了不成氣候的瑞士以外,法國和奧匈帝國各個都是歐洲乃至世界的主要糧食生產大國。

尤其是那不勒斯和教宗國,過去長期作為奧匈帝國的附庸,從奧匈帝國進口糧食是應對他們迅速增長人口的主要辦法之一,若非如此,他們的政權早就崩潰了。

現在貝尼託統一義大利,這也就得罪了奧匈帝國,同時也意味著糧食問題上可能會受到奧匈帝國的干擾。

之所以說是可能,那是因為奧匈帝國也未必會採用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畢竟義大利的備用選項還有很多,不說美國,東非,阿根廷這些糧食生產過剩的國家,光是法國鄰居就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但是,對於貝尼託這種想要帶領義大利成為世界大國的野心家來說,糧食問題如果受制於人,這是貝尼託不能接受的,哪怕是從其他國家進口同樣如此。

在本土糧食能夠實現自給自足以前,貝尼託只能積極和其他產糧國下單,進而擺脫義大利對奧匈帝國糧食進口上的依賴。

畢竟,在他看來,現在奧匈帝國就是義大利的敵人,所以,從奧匈帝國進口糧食,那就是資敵行為,他寧可讓其他國家賺這個錢,也不想讓奧匈帝國佔這個便宜。

“進口糧食不是長久之計,想要成為獨立的大國,義大利就必須建設自己的高效農業和穩定的糧食生產基地。”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以國家的力量,推動大規模開荒,比如在本土對於那些有開發條件的丘陵地區,建設梯田,同時建設大型水利專案,從而將本土的糧食產量提升上去。”

“同時,我們應該學習德國和東非兩個國家,對於農藥化肥的使用,鼓勵農業技術的發展,提高單位產量的提升。”

“除了本土方面的農業建設以外,殖民地的農業開發,也應該大規模鋪開,尤其是對紅海殖民地西部的耕地開發,可以大大緩解我們的糧食供應壓力。”

貝尼託的這些農業政策,其實沒有太大創新,不過卻未必沒有效果,畢竟之前的義大利因為分裂的原因,所以很難支撐一些大型農業工程的建設,但是統一之後情況卻發生了變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