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籬笆好文學> 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爭結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爭結束 (2 / 3)

而這些還不是最糟糕的,要知道奧斯曼帝國的政治中心,伊斯坦布林在戰爭期間也受到了敵人的炮火打擊,這在同盟國中是唯一一個首都受到協約國大規模攻擊的。

當然,有得有失,奧斯曼帝國的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但是奧斯曼帝國軍隊損失,在同盟國中比例並不高,也就比羅馬尼亞這個幾乎打醬油的國家高一點。

威廉二世也是拿這一點說事:“德國為了戰爭付出了數百萬將士的生命,相對而言貴國的情況就好一些,除了前幾個月的波斯灣戰爭以外,你們並沒有遭遇過其他大規模的戰役。”

這其實也和奧斯曼帝國的動員有關,奧斯曼帝國總人口也才兩千多萬人,這麼點人口加上本來就不發達的工業,奧斯曼帝國根本無力支撐更多軍隊的後勤保障。

如果不是俄國突然崩潰,奧匈帝國等國家能夠抽出兵力支援奧斯曼帝國的話,那奧斯曼帝國還真無法堅持下去。

這一點從英國開始對奧斯曼帝國展開攻勢後就可以看出來,當時,奧斯曼帝國軍隊可以說一觸即潰,也就好在巴格達鐵路暢通,盟友的援軍能夠及時抵達,才避免了奧斯曼帝國戰場的惡化,並且最終在奧匈帝國等盟友的幫助下,才能轉敗為勝。

威廉二世說道:“繼續戰爭,對於你們絕對不是一個好訊息,尤其是在英國海軍實力超過我們這些國家的情況下。”

“奧斯曼帝國的經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帶,如果戰爭繼續,那你們的沿岸經濟重鎮都要受到進一步的打擊,如果你們能夠承受這種代價的話。”

進入大航海時代以後,全世界的經濟都開始向沿海或者水運發達的地區轉移,就算東非也並不例外,雖然東非比較重視內陸經濟,但是東非東西海岸的經濟總量,佔比依舊是最大的。

東非尚且如此,世界上其他國家更不需要多說了,德國雖然經濟分佈相對均衡,但城市和工業基地,也基本沿著河流分佈,其擁有令人羨慕的發達內陸水運網路。

而奧斯曼帝國的經濟自然也擺脫不了這一點,畢竟外國資本在奧斯曼帝國的投資,肯定選擇優先交通便利的區域,而且他們的滲透本來就是由外而內的。

這一點遠東帝國就更加典型,列強資本對遠東帝國的滲透,就是先佔領沿海,由南向北建設通商口岸,再逐步透過河流深入內陸地區。

威建二世說道:“現在,你們的表現已經說明,無法支撐戰爭的繼續,當然,協約國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我們也從本國經濟和發展角度,認為戰爭拖延並不利於帝國的進步。”

“畢竟誰也不知道這場戰爭還要進行到什麼時候,萬一再打上個幾年時間,那最後的贏家肯定不是我們,而是美國,東非,日本這些戰爭的看客。”

雖然美國已經加入協約國陣營,但是威廉二世並沒有把美國當做其中一員,畢竟美國那個位置,就算同盟國真能擊敗英法,但是也沒有能力跨過大西洋找美國人的麻煩,至少軍事上如此。

對於威廉二世的這些解釋,奧斯曼帝國的外交大臣自然也十分清楚,不過他還是提醒道:“但是,你們怎麼能保證協約國不出爾反爾呢?還有,我們戰後的利益又該如何保障?”

威廉二世說道:“這一點你放心,這些年的戰爭下來,至少歐洲各國已經被消耗掉了耐心,不得不承認,我們和其他國家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所以期待和平,不僅僅是我們的想法,同樣也是其他歐洲國家的想法,他們也沒有精力繼續支援戰爭的繼續。”

“至於同盟國的利益,我們的情況可比協約國好的多,畢竟我們從俄國那裡拿到了不少戰利品,貴國不就是獲得了高加索的不少土地麼?”

“領土的擴張,總能和國民有所交代,而協約國可是真的碩果無收,我們接下來應該擔心的不是停戰問題,而是俄國的工黨,他們在穩定國內局勢後,是否會出爾反爾。”

而威廉二世的話也讓奧斯曼帝國外交大臣內心感覺一緊,說實話,俄國或者說蘇俄,這是一個比沙皇俄國更加恐怖的怪物。

雖然奧斯曼帝國和沙皇俄國是世仇,但是,沙皇俄國的軍事征服並不足以嚇到奧斯曼帝國的上層社會,畢竟沙皇俄國落後的社會制度和殘暴統治,並不比奧斯曼帝國腐朽強大哪去。

但是蘇俄政權就完全不同了,他們可是意識形態上的“怪物”,這一點從前世就可以看出來,蘇聯能夠在阿拉伯教地區內扶持出同型別政權,這一點極為不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