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籬笆好文學> 第三百六十五章 法國動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六十五章 法國動搖 (3 / 3)

克列孟梭說的這些話,反而符合他的過往經歷,因為早期的克列孟梭確實是一個帶有理想主義的政客,他支援共和,反對帝制,反對殖民主義,甚至研究過工黨的一些政策,在巴黎公社運動中保持中立等等。

可以說在除了對德國的態度以外,克列孟梭對很多事物和思想都是比較寬鬆的一個人。

而現在,這位最反德國的法國總統,卻願意為了法國的未來,向自己的敵人低頭,這需要莫大的勇氣。

當然,就目前法國人對德國的態度來說,和談和投降幾乎沒有區別。

在克列孟梭說完這番話後,法國現在的軍隊總指揮貝當元帥也開口道:“我支援總統的看法。”

“諸位,我們現在無非就是在法國的榮耀和現實問題中進行取捨,但是我們必須承認,所謂榮耀不過是一塊遮羞布,如果我們犧牲整個民族的未來,那這塊遮羞布現在不被扯下來,未來也會被別的國家掀開。”

“現在如果能夠藉助東非的力量,體面的退出戰爭,雖然對法國民族情感的傷害很大,但是相對於將整個法蘭西民族的前途斷送,這根本算不上什麼。”

“我們應該承認,自從戰爭到現在,法國的國力已經無力支撐我們和英國,德國這些國家的競爭。”

“事實上,現在法國就是歐洲的二流國家,從1870年以後,我們就再也不是英國和德國的對手。”

“法國的人口,工業,資源都無力支撐我們和德國,英國同臺競技,現在我們和英國的同盟也不過是成為英國人的馬前卒。”

“要知道,英國的人口是遠超過我們的,但是這個所謂的盟友,本土動員兵力只有我們的一半,這難道不可笑麼?”

“而且戰爭也是在我們法國境內打的,我們的損失十分慘重,可以說戰爭區域,本來就是我國經濟最重要的地區。”

“所以,不管從軍事還是經濟上,這次戰爭都是一個錯誤,我們應該承擔罵名,儲存法國的火種,不再一錯再錯下去。”

貝當元帥和克里孟梭總統的看法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不想再打了,當然,主要是法國也打不動了,如果法國的生育率和人口能夠達到德國同一水平,兩人說不定都不會做出這種決定。

而當法國政府和軍隊兩個最有權勢的人都統一了思想,政府內部的其他人員,也開始了對戰爭的反思。

最終,法國內部終於決定和談,克列孟梭將利波維茨叫回會議室對他說道:“我們願意為歐洲的和平做出一份努力,但是貴國也應該說服德國,放棄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拿出和談的誠意。”

利波維茨一口答應道:“這是自然,總統閣下,要知道我們東非對於歐洲的和平是一直秉持著支援態度的,並且一直都在為此做出努力。”

利波維茨的這話也算不錯,至少從1914年開始,東非就一直呼籲歐洲各國保持冷靜,促成世界和平。

當然,在1919年之前,東非也就是喊兩句口號,巴不得歐洲打的熱火朝天,但是如今形勢變了,東非為了自身利益,現在更希望歐洲能夠恢復到戰前格局。

“帝國政府這次不僅僅是派我到貴國進行遊說,我們同樣在柏林,倫敦和維也納等地方進行了交涉,一個和平的歐洲是東非所希望看到的,這對於大家都有好處,尤其是在俄國發生革命的情況下。”

“大家應該重視工黨的危害,如果歐洲一直不能結束戰爭,那恐怕最終整個歐洲都將被工黨趁虛而入,要知道工黨可沒有國家和民族概念,如果他們真的煽動底層民眾,那法國,德國,奧匈帝國恐怕都將從地圖上消失。”

這也不算危言聳聽,畢竟前世蘇聯就是國家同盟,將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置於一個國家之下,當然,這套辦法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是對於20世紀初的歐洲各國而言,未必不能實現,尤其是如今歐洲各國工黨親如一家人的情況下。

全世界團結起來,這是工黨的口號,但也正是東非等帝國主義的夢魘,當然,利波維茨拿工黨說事,僅僅是為了給法國政府一個臺階,消除他們關於和談問題,心理上的不適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