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籬笆好文學> 第三百一十八章 接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一十八章 接見 (1 / 2)

和巴拉諾夫所預想的一樣,作為一個君主制國家,東非政府天然和俄國工黨政權在意識形態領域呈現敵對關係。

尼古拉二世“失蹤”的訊息引起了東非政府內部的軒然大波,為此東非政府在尼古拉二世“不知所蹤”的情況下,透過特殊渠道直接和工黨政府對話,試圖“營救”尼古拉二世以及其家人。

但是,俄國工黨政權拒絕了東非政府的要求,並且拒絕透露關於沙皇及其家人的去向資訊,並且要求東非遣返阿列克謝等東非的沙皇俄國餘孽。

萊茵宮。

帝國皇帝恩斯特會見了巴拉諾夫和阿列克謝一行人。

“巴拉諾夫大使,我們很遺憾的告訴你這個壞訊息,俄國工黨政權拒絕了我們的要求,目前我們對尼古拉二世以及其家人的去向也並不能獲得準確訊息,不過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尼古拉二世本人以及其他皇室成員大機率凶多吉少。”恩斯特一臉惋惜的對巴拉諾夫大使說道。

“今年年初,我們就給尼古拉二世發過訊息,不過彼時臨時政府下,尼古拉二世並不願意離開,誰也想不到臨時政府垮臺的速度如此之快,現在尼古拉二世想要離開,都已經成為了幻想。”

不只是東非,其實英國王室,或者其他國家同樣有過考慮接受尼古拉二世到本國避難,不過當時都沒有收到尼古拉二世本人的積極回應。

這就怨不得尼古拉二世的親戚們不給力了,歐洲貴族是一家,除了已經和前沙皇俄國成為死敵的德國,奧匈帝國以外,其他國家和俄國關係還是不錯的。

萊茵皇室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恩斯特一個已經過世的姨母就是和沙皇俄國的皇室大公有過聯姻,所以萊茵皇室同樣可以和俄國皇室攀上親戚,就是關係有些太遠。

加之,萊茵帝國發跡的晚,本國誕生的貴族以及高層很難和歐洲大貴族聯姻,所以圈子上的聯絡也不太密切。

這也很好理解,歐洲貴族是十分重視血統和傳承的,而東非很多貴族都是透過戰爭等途徑,從而崛起的歐洲之外的新貴族,自然很難融入歐洲貴族體系,除非是像萊茵皇室這種直接起源於歐洲的貴族,但是這種貴族在東非鳳毛麟角。

這樣一來和歐洲貴族攀關係還不如和遠東帝國的古老家族攀關係容易,有不少東非家族就是直接搬出了自身姓氏,從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蘊,東非是移民國家,這一點是無法避免的。

當然,也並非沒有歐洲貴族和東非“士族”聯姻的案例,一些小歐洲貴族還是願意跑到東非發展的。

之所以稱為“士族”,那是因為東非貴族的門檻太低,畢竟歐洲那種透過血緣關係來判定身份的方法並不適合東非,在東非貴族身份往往和貢獻以及榮譽繫結,“榮譽貴族”盛行。

這種榮譽貴族,東非政府每年都會頒發不少,而且在東非,很多高官本身就沒有貴族身份,這就使得東非上層社會並不以貴族身份來區分。

恩斯特說道:“工黨政權顯然不是好打交道的存在,他們行事風格和我們以前從面對的所有國家都不同,尤其仇視貴族,資本家群體,所以巴拉諾夫大使,如果你還能和家人取得聯絡,最好還是趕緊從俄國撤退吧!”

“還有阿列克謝,你們也應該儘可能的說服皇室成員出國避難,我們東非對你們還是很歡迎的。”

東非當然會歡迎帶著大量社會財富的俄國上流人士到東非來,這也意味著俄國的社會財富流入到東非,對東非經濟是有巨大好處的。

前世美國為什麼喜歡接收流亡政府人員或者商人,亦或者其他國家的腐敗分子,也是這個道理。

他們離開了自己的國家後,除了有錢以外,根本就掀不起任何風浪,畢竟失去了原本的人脈和政權機器在其他國傢什麼都不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