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籬笆好文學> 第九十二章 法德相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二章 法德相爭 (1 / 2)

德國政府對東非展開討論的核心依舊是想要將東非拉入本國陣營,如果能將一個人口破億,國土面積超千萬平方公里的大國繫結,對於德國的好處不言而喻。

威廉二世有些不滿的說道:“過去我們一直對東非釋放善意,但是東非政府態度曖昧,外交部要多多想一想辦法,儘可能讓東非的態度偏向我們,最好能簽訂盟約。”

對於東非政府的油滑,貝特曼首相也頗為頭疼,他無奈的說道:“近些年來我們一直試圖向東非國內進行滲透,但是收效甚微,東非不像中東歐的那些國家,即便接受我們的投資限制條件也比較多。”

“這還不是我最擔心的,東非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的經濟制度,天然具有排外性,如果想透過經濟,進而影響東非國內輿論幾乎不可能實現。也無法有效扶持傾向於我們的勢力。”

經濟援助和貸款從來都不是白拿的,尤其是列強的援助和貸款,而且德國不像英國,其經濟援助更考慮政治上的回報,相對英國而言不太在意收益。

在中東歐地區,因為經濟相對落後的原因,難以積累工業發展資金,即便奧匈帝國這種半工業化國家亦是如此。

而德國資本透過向這些地區的滲透,在利益上和當地勢力實現一定的繫結,這樣在國家決策上自然會偏向於德國這個金主,尤其是對這些自由市場國家。

而東非顯然和這些國家和地區不同,東非從來都不是自由市場國家,而且國有經濟強的有些離譜,所以妄圖透過經濟來綁架東非政府幾乎不可能做到。

即便是德國對東非的絕大部分投資也只能透過合資形式達成,而這種情況下,德國資本甚至不能佔據這些合資企業的完全主導權,更不用說影響東非國內政治了。

威廉二世面色有些陰沉,這也是威廉二世最不能理解的地方,或者說東非政府明顯不識好歹。

從文化上來說,東非的根文化和德國相同,從皇室角度考慮,大家都屬於霍亨索倫家族,從經濟和地緣上來說也有極強的互補性,所以在威廉二世看來,東非天然就應該和德國聯手。

威廉二世:“不管怎樣說,東非都是不能忽視的國家,這種體量的國家,就算不能為我所用,也絕對不能讓其倒向法國等國家,聽說法國人和東非在經濟上走的也挺近。”

貝特曼點點頭說道:“東非政府可能是出於制衡的需要,不過萊茵皇室本來就和法國沒有太大仇怨,他們在經濟方面展開合作也不稀奇,不要說法國,就算和東非有過齷齪的英國和葡萄牙,東非也照常和他們有貿易往來。”

威廉二世:“東非的位置還是太舒服了!如果我們德國在地緣上和東非一樣,也不至於這麼被動。”

東非能搞均衡外交,從而實現幾頭通吃,說到底還是東非地緣上的巨大優勢,東非和美國一樣遠離歐亞的爭端,區域周邊幾乎沒有強大國家和其抗衡,所以靈活性和自主性極強。

而這對於德國並非好訊息,自主性極強,也就意味著德國無法順利拿捏東非,即便德國和東非經濟深度繫結的情況下。

在兩國經濟貿易中,並不存在誰主導的問題,德國是東非的重要市場,而反過來東非同樣是德國的重要市場,並且東非還是德國的主要原材料供應地,而東非在這方面對德國卻基本沒有什麼需求。

所以德國經濟很強,卻無法對東非形成巨大優勢,光是從經濟體量角度來說,東非其實就和德國差不多,只不過東非人口也多,所以人均資料不如德國。

貝特曼:“總之,對於東非,我們只能採取拉攏手段,但是我們也要給予東非一定的壓力,至少要讓他們意識到,沒有德國的幫助,那東非想獨自完成工業建設是比較困難的,從而讓東非更多的有求於我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