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林市長接著說道:“根據上述情況,我們蒙巴薩經濟發展可藉助的外部力量,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央政策傾斜,第二則是省內支援,第三是東非其他省份,而接下來我要說的也就是第四個可藉助力量,也就是國外資本。”
“目前在東非各個城市經濟發展中,有一個城市就是藉助外國資本發展的典型案例,那就是漢薩省的馬普托市。”
“我想大家對馬普托市並不陌生,也就是原葡萄牙莫三比克殖民地的首府,在南非戰爭之後,馬普托市在東非經濟和政治中的地位,實際上是衰落的,這使得馬普托市在獲取的資源和政策中都不佔據優勢,條件比我們蒙巴薩市差的多。”
“而在漢薩省和馬普托市政府的支援下,馬普托市大量引入葡萄牙等外國資本,在過去幾年中,經濟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且伴隨一五計劃中馬普托鋼鐵廠落地,毫無疑問這是其重新迴歸重要城市行列的標誌。”
“而這也給了我們一個思考方向,那就是如何在蒙巴薩市發展中充分藉助外國資本,而透過深入分析和了解,我發現了一個往往容易被忽視的地方,那就是我們國家缺乏對殖民地或者落後國家資本的重視。”
而洛林市長的話毫無疑問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因為有色眼鏡,殖民地或者落後國家,總是給人一種貧窮落後的印象,自然也得不到過多關注。
洛林接著說道:“但是人們往往忽視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這些殖民地或者落後國家的人民確實很貧窮,但是他們的上層社會非常有錢。”
“這其中我要重點點名印度,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毫無疑問,在東非的宣傳和印象中,印度人是被奴役的物件,被英國人殘酷的剝削,很多印度人食不果腹,經常發生饑荒問題。”
“但是,正因如此我們往往忘記了印度人並不都是底層人,印度社會是種族制度最完善的,在印度的婆羅門,剎帝利或者其他教派高層,亦或者是王公貴族很多都是驕奢淫逸的存在,他們掌握著印度大量的財富,並且透過和英國人的合作,使得他們有支配自己財富的自主權。”
“英國人就像歷史上蒙古人,蒙古人雖然對其他地區進行剝削,但是他們透過和當地利益集團勾結,從而達到互利互惠的作用。”
畢竟壞事都是殖民者做的,這樣當地原本利益集團在拿到好處的同時,還不用揹負罵名,印度王公貴族就是這個模式和英國合作。
而等到印度社會下層矛盾徹底激發並且無法壓制後,他們再跳出來,“順應”民心,假模假樣的充當趕走英國殖民者的英雄,接管國家政權。
當然,對於這些王公貴族和高種姓人群印度人,他們再怎麼陰暗,也不妨礙洛林市長的想法。
他圖窮匕見的說道:“重點就在於這些印度高層人群掌握了大量的社會財富,並且印度王公貴族的財富大多透過收租和徵稅來完成,這使得印度王公貴族手中儲存著大量未消費的財富。”
“雖然印度王公貴族們可能在英國有投資和產業,但佔比在他們的財富中絕對不高,這一點從我們和印度的商業貿易中就可以看出來。”
“在過去五年裡,印度一直是蒙巴薩汽車的第二大消費國,其中很大一部分訂單來自印度的王公貴族和富人,而且印度人經商的本事不差,在南非戰爭時候,就有大量印度商人為英軍和葡萄牙軍隊服務,這些印度商人也透過英國殖民地體系積累了大量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