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籬笆好文學> 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興產業強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興產業強國 (2 / 2)

汽車生產完全是出於收買人心的需要,主要給東非的官員和科研人員配備。

相較於汽車,卡車和拖拉機的普及力度更大,從產量上就可以看出來,卡車和拖拉機數量都超過汽車,畢竟東非本身更重視實用性和效率。

而19世紀的貨幣繫結的是金銀,作為金礦大國,東非工業化階段幾乎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任何工業裝置,這也是東非能輕鬆完成產業升級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這已經算是不錯的了,畢竟歐美國家現在只有有錢人才玩的起汽車,汽車產業還沒有下沉到平民市場。

“內燃機產業和電力產業無疑成為了我們東非發展的最重要引擎,使得我們東非在新興產業領域率先實現工業強國的目標。”

要不然東非龐大的汽車產能完全能壓垮其他國家汽車廠商,實際上現在國際友商就已經對東非競爭者苦不堪言了,而這僅僅是東非沿海車企發力的情況下。

還有一點則是東非目前工業規模和兩國尚且存在差距,不過這個差距並不算太大,主要還是東非的人口增長速度太快,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東非的工業化率和城市化率不再提升,工業規模也會人口增長而被動增加。

當然,相對於東非,美國和德國的傳統產業同樣十分強大,而這正是東非和兩國之間經濟存在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

下一步東非車企的目標就是進一步壓縮生產成本,擴大產能,從而真正實現東非“車輪上國家”這個目標。

而拖拉機普及又要求東非對農村,農田,種植園,牧場等農業區道路進行更新換代,所以在進入九十年代後,東非的工程量反而比以前更多了。

當然,即便如此,這對於東非汽車產業的擴張也是有利的,畢竟在政府的行政措施下,強行製造出了本國市場,而這個市場在全世界是規模最大的,雖然利潤遠不及國外市場。

不過東非工業化階段所處的國際環境遠比前世遠東帝國好的多,在這個時代,先發國家對落後國家的封鎖力度小的多,畢竟世界並非一家獨大,而是真正的多極化,雖然有強有弱,但無疑給落後地區和國家創造了更多機會。

同理,東非汽車研發也朝著“提速”和“省油”的兩大思路邁進,這就要求東非車企做到國內和國外市場的差異處理,而國內市場又要分為民用市場和軍用市場。

當然,在恩斯特的指示下,東非同樣重視對公共交通工具的研發力度,畢竟東非本土的石油資源是相對比較匱乏的。

當然,東非本省新興產業實力不弱,但是在產業升級後,煤炭,鋼鐵,鐵路,化工,紡織業等產業也實現了更新迭代,大大節省了時間和效率。

這就為東非下一步工業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下一個十年裡,即便面對人口增長壓力,東非政府也有信心保證本國工業水平的進一步增長。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