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籬笆好文學> 第二百八十二章 德國人的震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二章 德國人的震撼 (1 / 2)

所以東非沿海地區貴金屬缺乏才讓傳統歐洲殖民者對本區域不感興趣,讓黑興根王室撿了便宜。

而最典型的反面例子就是和東非相近的西非地區,黃金海岸這個名詞背後就意味著當地註定不可能安生。

……

提爾皮茨最終還是要從達累斯薩拉姆乘坐列車前往東非內陸,而這次內陸之行也更加堅定了提爾皮茨和東非合作的想法。

在東非遷都後,原本的外交工作自然也由第一鎮市轉移到萊茵市,這也就意味著原本各國外交人員最遠只能在第一鎮市轉悠,變成了可以深入東非內陸進行觀察。

而外國外交人員從東非沿海的達累斯薩拉姆市到新首都萊茵市,基本只能透過鐵路,但是從達累斯薩拉姆市到萊茵市的鐵路全程可是一千五百多公里。

這一千五百多公里路程上的城市,村莊,農田等參照物能讓這些外交人員對東非國力產生更加清晰的認知。

而提爾皮茨就是如此,自從在達累斯薩拉姆市登車後,提爾皮茨就“貪婪”的觀察著中央鐵路沿線的東非情報。

“從我們離開達累斯薩拉姆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二十三座城鎮,五十多處村莊,其中規模較大的就有第一鎮市,莫羅戈羅市,多多馬市……其中有近五,六座,從規模來看可能是東非的城市,其餘應該是鄉鎮和村莊。”提爾皮茨對著隨行人員說道。

提爾皮茨能知道東非城鎮的名稱並不是難事,每經過一處車站都會有本車站的牌子,一般情況下都是當地城鎮的名稱。

提爾皮茨的助手默德福基蘭也是頗為震撼的說道:“伯爵閣下,我們顯然低估了東非這個國家,到目前為止,我們列車所經過的區域,很多地方明顯已經被東非開發出來,大量的農田,村鎮,城市,公路……這些都說明東非對內陸的開發治理是極為成功的。”

“他們的農田修建規整,並且有些完美的配套水利設施,溝渠,風車十分常見,而且沒有看錯的話,可能還有拖拉機這種大型機械,我甚至懷疑美國和歐洲的的農場也就是這個水平。”

拖拉機作為東非農業機械化的重要裝置,目前普及率極低,就算這樣默德福基蘭還是發現並且判斷出來,不得不說作為海軍人員的視力非常好。

當然,默德福基蘭沒有多想,拖拉機即便從蒸汽機向內燃機過渡,其具體形狀沒有發生太大變化,所以他並不知道東非的拖拉機全部都是以內燃機作為動力。

提爾皮茨嚴肅的補充到:“目前我們這列火車可能也就才走幾百公里,但是鐵路沿線的發展狀況說明東非對內陸的開發遠不是西非那些殖民地可以相比的,如果東非全國都是這個情況,那我們就必須更加對東非這個國家加以重視。”

默德福基蘭搖搖頭說道:“伯爵閣下,應該不大可能,像莫三比克和安哥拉等區域東非都沒有佔領多長時間,應該達不到這個標準,而且東非東部應該就是東非最發達的地區,從東非這個國家名稱就可以看出來,這裡是東非的龍興之地,發展時間最早,所以能夠達到歐美水平完全說的過去。”

提爾皮茨助理說的有一定道理,東非東部在全國確實處在領先水平,不過東非中部和東部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兩地的經濟和人口總量相當,其他區域卻是和這兩個地區有較大差距。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