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殿下請放心,經過三十多年來的經驗,我們水利部已經總結出了足夠的經驗,現在萬事俱備,就只缺人手和物資調動了。”
說到底,水利部還是要人,畢竟水利部下管理的黑人雖然多,但也是消耗品,至於物資調動,反倒不是太大問題,畢竟以前東非鐵路和公路系統還沒有今天發達,現在的各項硬體設施只會比從前更加先進,而東非又一直是糧食生產大國,雖然人口也在增加,但東非國土上的擴張更加驚人。
而新增人口,又需要糧食,糧食生產提升可能要進一步開墾土地,剛好東非國土又增加了,有了更大的空間來發展農業,農業發展又離不開水利建設,這樣就形成了閉環。
“這次我們水利部,至少需要直接動員全國勞工數量兩百萬以上,除了對安哥拉,莫三比克的水利設施建設,全國其他區域的水利建設也要進一步完善,所以這需要其他政府部門的積極配合。”亞爾斯德說道。
“嗯,水利建設一直是東非的國策,上一次全國水利建設開始的時候,我國國土還沒有今天這麼大,所以水利部要求更多的人手是完全合理的。”
恩斯特對於這一點自然是支援態度,只不過這樣一來,東非黑人勞工的工作量就更大了,去年東非黑人勞工數量已經下降到一千九百多萬,等於這四年來下降了三百多萬。
由此可見,東非對黑人勞工的壓榨程度,當然,這消失的三百多萬黑人,肯定不全是在工地上累死的,很大一部分是被東非送出去了,畢竟東非有黑人勞工報廢制度。
這次水利建設,對於東非的影響肯定是極為深遠的,畢竟水利建設不同於鐵路,鐵路需要的黑人勞工人數高峰時期也就才三十多萬。
而水利建設所需的勞工數量動輒就是以百萬計,更何況不完全是黑人勞工出力,還有大量東非本國公民參與水利建設。
依照第一次全國水利建設的經驗,這次全國水利建設參與人數保守在兩千萬以上。
水利建設是一個全國性工程,基本能覆蓋到全國各個區域,畢竟涉及到上萬條河流,成千上萬的水庫,甚至每一處田裡的溝渠都屬於水利建設的一部分。
在沒有機械化的今天,這些工程全部都只能依靠人力來完成,而且東非走的是“速通”派,如果不用極限動員模式,三十多年時間東非也不可能實現國力的跨越式增長,成為世界重要糧食生產國,經濟作物第一大國。
所以在恩斯特看來,水利部要求的兩百萬黑人都是非常保守了,以前世遠東帝國為例,在二十世紀中後期,為了修建全國水利,動員了全國數億的人口。
而遠東帝國的水利開發有上千年曆史,東非卻僅有三十多年曆史,這樣一看,東非就是拍馬也比不上遠東帝國。
所以,這樣一來只能在動員東非各地民眾的基礎上,給黑人勞工增加更多的擔子,水利建設工程的任務有大有小,就像農田新建溝渠,基本上是土地開荒時順帶就完成了,而開挖運河,修建水庫這些才是真正難度較大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