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前,恩斯特沒有這麼做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東非當前主要精力在於南方和西部的開發,南方和西部尚且未劃分省界,所以等到兩地經濟和人口達到一定規模後,東非會將其與高原省等地區一起進行行政區劃劃分。
當然,即便是被拆分後,從高原省拆分出來的省份也不會太差,主要拆分出來的省份體量至少也能超過十五萬平方公里。
要知道前世坦尚尼亞在該區域的一級行政區就超過十一個,坦尚尼亞的一級行政區叫做“區”,相當於其他國家的省,當然,面積上會小一點,甚至比美國的州面積還小,因為美國前世那麼大面積也才五十個州,而坦尚尼亞不到一百萬平方的國土,卻遍佈著三十一個一級行政區。
不過坦尚尼亞整體地形平坦,時候差別不算太大,所以均分的“區”,只要不是和達累斯薩拉姆或者多多馬等城市相比,實力比較均衡。
而東非的省份註定面積不會太小,即便去除剛果雨林,西南非洲,索馬利亞地區,北部沙漠(主要是南北蘇丹邊境地帶)等不適宜居住區域,東非的國土面積依舊接近一千萬平方公里。
而恩斯特對於東非省份的預期數量應該在三十到四十左右,而當前東非就有二十多個省級行政區,未來還要劃分的更多。
不過也不會像沙俄那樣數量達到近一百多個,沙俄的一級行政區主要是省和州,除此外還有更高一級別的總督區,數量大約是十個,類似東非設立的軍區。
東非和沙俄的國情畢竟不同,在不計算阿拉斯加這個王室領地的情況下,沙俄的國土比東非幾乎多出一個美國。
而美國有接近五十個州,在恩斯特看來也並不是太合理,尤其是美國中西部地區,那種橫平豎直的邊界線,在恩斯特看來十分容易拉來美國各州的經濟實力,同時也不利於中央對地方的分割制衡。
當然,兩國國情不同,東非是集權國家,中央實力遠大於地方,而美國是聯邦制,各州搭夥過日子,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不過按照恩斯特的想法,那自然是行省制度更好,畢竟這套體系自己最熟悉,而且有利於黑興根王室的統治。
當然,為了統治需要,恩斯特還有設立公國的想法,不過主要是本土以外區域,就比如阿拉斯加等偏遠地方,這樣方便未來黑興根王室分攤風險。
而且海外遠離東非,離心力強,勢必會要求更大的自治權,如果設定成為公國,或者附屬國有利於維持聯絡,類似英聯邦那樣,而且黑興根王室擔任海外殖民地未來領導人,也更容易給本土王室安全增加保險。
不過現在想這些還有些遙遠,就是南部和西部開發出來都不知道要等多長時間,所以近幾年恩斯特是沒有大動東非行政區劃打算的。
在多多馬市,恩斯特主要是下車透氣,在車站停留幾十分鐘後,列車再次出發,隨後的幾天,恩斯特會依次在伊林加市和姆貝亞市視察,這兩個區域恩斯特基本上沒有來過。
而等過了姆貝亞,也就是恩斯特這次重點考察“未來首都”選址的中部區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