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洋海域,東非海軍還有反抗的能力,尤其是東非的三大海軍基地,以巴加莫約,奔巴島,桑給巴爾島形成的核心三角陣型,可以有效保障東非海軍的安全。
這也是拉穆海戰爆發之前,斐迪南大公留下一半海軍力量的重要原因,再沒有確定英國遠征艦隊位置以前,東非海軍不能傾巢出動,萬一被偷家,那東非海軍就有可能陷入全軍覆沒的狀況。
不過這次東非海軍整體戰鬥力呈現效果不錯,畢竟東非海軍是弱勢一方,且對手是世界第一,所以對於拉穆灣海戰,初出茅廬的東非海軍實力比較符合東非海軍的紙面實力。
“俘虜都帶到巴加莫約去,優先搶救我們的船員,至於英國人等到我們的人救治完成後再給他們治療,不過要治療過程要嚴格一點,避免情緒化引發問題。”斐迪南大公說道。
主要還是怕東非船醫趁機報復英國水兵,畢竟兩國戰爭算是正式撕破臉了,而且又打了這一仗,東非海軍都比較年輕,很容易意氣用事。
“這次參戰計程車兵,還有艦艇,目前是無法工作了,讓他們到後方休養,海上巡航的事情分給其他艦船,經過拉穆灣海戰,我們的海軍艦船數量銳減,必須合理使用剩餘的海軍艦船,主力依舊留在巴加莫約,如果英國海軍再捲土重來,不要第一時間開戰,儘量尋找就近港口,依託岸防炮系統,和敵人周旋。”
……
實際上英國根本就沒有捲土重來的想法,大英帝國的家底雖然厚,但是也不能這樣糟蹋。
而之所以會在1888年提出未來五年的造艦計劃,本質上就是為了應對全球海軍力量極速上升的趨勢。
東非海軍防禦壓力大,而英國皇家海軍其實更是如此,畢竟全世界的海洋都是英國皇家海軍活動的區域。
這次拉穆灣海戰的英國皇家海軍遠征軍就是從地中海艦隊抽調出來的,地中海艦隊作為僅次於本土海軍的第二海軍力量,本來就對抽調軍事力量南下有些不滿。
畢竟地中海那麼多國家,法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西班牙,哪個不比東非重要?而且這幾個國家的海軍力量都不弱。
而且這還沒有算被堵在黑海的沙俄海軍,以及一些沿地中海的小國海軍,像義大利,希臘,那不勒斯王國等等。
如果拉穆灣海戰打贏了還好說,現在雙方等於打了個平手,戰績上如此,可對於地中海艦隊而言這就是“慘敗”。
這也是拉穆灣海戰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東非和英國海軍都認為自己受到的損失更大。
而現在地中海艦隊抽調的軍事力量足以在歐洲顛覆一個國家的海軍主力,拿這樣的海軍力量去對付一個“未開化”的非洲國家,簡直就是血本無歸,而且近半的遠征艦隊戰鬥力損失,怎麼彌補?
如果在地中海地區發生突發狀況,地中海艦隊如何應對!所以地中海艦隊是反對繼續同東非海軍直接對抗的,應該讓皇家海軍在孟買皇家印度海軍或者本土艦隊來做。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