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籬笆好文學> 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逃 (2 / 2)

“可是西方,那裡的環境非常惡劣,以前部落的勇士為了追擊獵物去過西方,他們說那裡比巴柯拉還要乾旱。”

“乾旱是好事,乾旱說明德意志人在那裡的人肯定也不多,所以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之。”

就這樣,在確定了方向後,巴柯拉村的土著連夜跑路了,這一路前期十分順暢,因為正如他們預測的那樣,東非根本不可能在卡拉哈里盆地部署多少人。

在東非王國為鐵路建設大抓壯丁的時候,受到東非剝削最嚴重的辛巴威地區也最先撐不住,東非可以說是逮著一頭羊使勁薅羊毛。

本來辛巴威的人口就不多,整個地區人口不足百萬(1960年369萬),結果東非一次工程就要從辛巴威抓十萬左右的壯丁,這誰受得了。

在此之前東非就按月從辛巴威抽調人口到各地為東非服勞役,被稱為“血稅”,而且東非還不退貨,出口轉外銷,這種只進不出的形式徹底嚇壞了紹納族,各種謠言也在紹納族內部興起。

而東非這次的“血稅”直接嚇壞了紹納族,成為了紹納族大逃亡的導火索,他們開始預謀從辛巴威逃到沒有白人存在的區域。

於是從三月份開始,紹納族大大小小的“叛逃”行為發生了上百起,幾乎九成的紹納族參與了叛逃行動。

他們猶如雨水一般,由幾個村落慢慢匯流成萬人規模大江大河,在草原上橫衝直撞,而草原上的動物群體為他們提供了逃亡路上的口糧。

非洲草原上驚現動物群和土著群,都在奔逃的壯觀景象,巔峰時有三十多萬人向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流竄,等東非反應過來,卻攔不住了,因為東非在辛巴威實在缺人手。

所以整個辛巴威就像漏風的口袋一樣,大量土著流竄,東部靠近莫三比克和幾個土著王國的最多,至少在十萬左右。

東非則攔截了差不多十萬左右,直接湊齊了這次鐵路修建需要的工人,至於逃掉的土著,要麼進入莫三比克,要麼流入卡拉哈里盆地,剩下腦子比較蠢的則進入東非其他區域,只有極少數沿奧卡萬戈河逃入奈米比亞和安哥拉。

辛巴威土著“叛逃”事件,“血稅”只是一部分原因,整體來說東非在其他方面也比較不做人,就比如把土著強制在土地上,使其從事固定農業,這對於靠狩獵和放牧為生的紹納族來說就很為難紹納族人,他們既沒有相關技術和經驗,所以糧食產出低的可憐,而且農業是極其枯燥的體力勞動,狩獵雖然存在危險,但確實更加自由。

這次“叛逃”事件讓東非王國幡然醒悟,看來要對辛巴威的土著進行大規模遷移,不能讓他們靠近莫三比克。

要說東非對莫三比克不存在壞心思,這種話鬼都不信,只是當前東非還沒做好吞併莫三比克的準備。

莫三比克(包括幾個土著王國)本身就存在不少土著,大概兩百萬左右,如果說未來東非吞併莫三比克,肯定是要清理當地土著的。

而辛巴威土著逃入莫三比克也就代表著失控,會堆高未來的清理成本,如果土著真的逃入安哥拉以西區域,那東非還樂見其成,就是不能進去莫三比克這個在東非盤中的肥肉。

至於安哥拉殖民地,為什麼東非不擔心,那是因為這群土著可以往安哥拉逃,那以後也可以接著往西非逃,不像莫三比克完全被東非三面包圍,只有東面接著大海,東非減少土著的手段說到底還是驅離為主,總不可能把他們直接趕下大海里。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