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蘭治人的武器來源駁雜,沒有相關軍事工業,所以依賴進口,其中不乏一些從德意志地區進口的武器裝備。
所以東非可以提供一些德意志制式的武器彈藥,雖然不能滿足奧蘭治人的需求,但是可以解燃眉之急。
而這些彈藥主要由前線的東非國防軍從自己的彈藥庫存中勻出一部分,給奧蘭治人使用。
“赫爾巴特將軍,這次多謝東非的幫助,我們才能和英國人還有叛徒周旋一二,不過貴國上次提供的彈藥只夠我們六分之一部隊的使用,這還是在相當節省的情況下,而且我們奧蘭治的德制武器並不是很多,損耗相當高,貴國能不能多提供一些槍支?”奧蘭治人代表猶德利向特尼森堡軍事長官赫爾巴特問道。
“稍安勿躁,猶德利先生,我們知道你們的難處,但是你們也要體諒一下我們東非的難處,不是我們東非不像幫襯你們奧蘭治人,而是這件事發生的太過突然,我們之前又要和政府報告,這一來一去就花費了不少時間。
之前政府才發來電報,同意對伱們進行幫助,可你也知道這裡是邊境,而我們東非的核心在東部,所以準備工作根本不足。
最後還是由國防部下令,從我們這些守軍的庫存裡勻出一部分武器彈藥用來支援奧蘭治人爭取自由的事業,這些武器彈藥可都是我們現役部隊使用的,由此可見我們做出的努力。”赫爾巴特對猶德利解釋道。
猶德利滿面愁容道:“不是我想為難貴國,而是現在戰爭已經進入了很艱難的境地,我們奧蘭治人雖然驍勇善戰,可面對英德聯軍源源不斷的火力優勢,也很難做到一舉改變戰局,我們手中的物資,本來就不多,現在戰爭發生了已經一個月時間,即便有貴國之前的支援,也所剩無幾,這樣下來之前的準備恐怕會空虧一簣。”
赫爾巴特卻對此早有預見,因為奧蘭治人起義過於兒戲,當然,這也和布林人國家的國情有關。
布林人國家都沒有強力的國家機關,奧蘭治自由邦更是如此,這次起義之所以發起,還是各地大地主相互串聯的結果。
他們之間都是平等關係,而不是從屬關係,所以整體上還是各自為戰,幸好奧蘭治人的對手人數也不多,否則這場起義早就被鎮壓了,而不是發展到奧蘭治自由邦全境。
不過德蘭士瓦人相對於奧蘭治人還是存在優勢,首先就是有小比勒陀利烏斯這個代表性人物,可以團結原德蘭士瓦共和國的舊臣,並且組建了德蘭士瓦共和國臨時政府,手中還有德蘭士瓦復國軍這樣一支常備武裝力量。
而奧蘭治自由邦中央政府,則被英國人和德蘭士瓦人架空,原奧蘭治自由邦政府的官員,大多數都在德蘭士瓦共和國臨時政府軟禁在布隆方丹,成為了擺設。
所以奧蘭治人反抗勢力,只能由不滿英國和德蘭士瓦人的奧蘭治地方勢力所組成,但是地方勢力畢竟有侷限性,無法掌控全域性和英德聯軍對抗。
北方的奧蘭治地方武裝勢力還好一點,他們背靠東非,能更容易獲得物資上的支援,而南邊勢力很多幹脆還處在觀望階段。
這也是奧蘭治人急於向東非求助的原因,想開啟局面少不了東非的支援,不然後面一定會被英國人和德蘭士瓦人清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