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籬笆好文學> 第九十五章 運河背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五章 運河背後 (2 / 2)

土著食堂就很新奇了,桌椅板凳是別想了,就一個巨大的場地,吃飯的時候隨便找地方。

“這口鍋裡熬的是什麼?”康斯坦丁指著鍋裡糊糊狀的東西問道。

廚子:“木薯炒飯。”

“炒飯!”如果不說的話,康斯坦丁還以為這是粥之類的東西,不過聞起來還挺香。

康斯坦丁:“伱是用什麼方法把這些東西炒的這麼香?”

廚子:“陛下,主要是在鍋熱後加入大量的油,同時加入了一點香辛料給予底味,使用浸泡過的木薯倒入其中,最後加上鹽。”

“原來如此!不過是不是有些過頭了。”康斯坦丁有點心疼,這都是錢啊!

一旁的工程師說道:“對土著勞工的伙食不能太差,這是恩斯特殿下特意交代過的,他特別囑咐要用大鹽大油,讓土著長的壯實一些,因為這些勞工日後還要出售給其他國家。”

“那就好,物盡其用,那吃的好一點也不是不能理解。”康斯坦丁瞬間轉變了面孔,豬都要養肥了再賣,所以飼料成本是無法避免的。

“他們每天都只吃這種東西?”

“陛下,當然不是,還有玉米,大豆等輪替,偶爾在週末還提供一次蔬菜魚肉湯。”

東非的一些土著勞工吃的並不是很差,甚至比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生活水平要好上不少,就挖掘中央運河的土著勞工而言,其生活質量水平遠超日本平民,至於東非國民,雖然收入不高,但是生活質量水平可以對標英美。

實際上殖民地的殖民者的生活質量都不會太差,就拿隔壁的莫三比克來說,葡萄牙人肯定不會為衣食住行煩惱,他們主要是想撈更多的錢,然後回本土消費掉,東非王國雖然已經成為獨立國家,但是黑人人口太多,本質上也是半殖民地國家,東非王國公民也是在土著身上吸血。

而在這種條件下,東非經濟沒有什麼起色的原因,主要還是東非進行的長期投資比較多,投入高於產出,成果需要十幾年後才能體現。

中央運河就是典型例子,整個小萊茵河上都沒有多少船隻,東非內河航運基本為零,天然河道都沒有得到有效利用,中央運河開發出來後至少要閒置幾年時間,盈利更是要考慮到至少十幾年後。

好在土著勞工是不用考慮工資的,只要維持其基本生存需求就可以,而這一部分則由東非政府承擔,雖然東非不存在農業稅,但是糧食產出完全由國家分配,而東非耕地資源要高於大多數國家,這樣使得即便是生產力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東非的糧食產量仍然十分可觀,政府只需要拿出一部分就可以滿足土著勞工的需求。刨除掉東非國民需求和土著勞工基本需求後,剩下的糧食依然可以大量出口。

而當前國際糧食產能過剩嚴重,在出口可能受阻的情況下,東非王國也不可能繼續給予國民更高的分配標準,那樣容易養懶人,不利於社會運作。

所以接下來像中央運河這樣的工程會越來越多,把糧食爛在倉庫裡,不如拿出來實施各種大工程,大基建,這在其他國家不容易達成,因為市場經濟下,底層至少享有一定的談判權,只是籌碼不多而已。

東非這種比普魯士還要極端的君主專制國家則完全不用考慮,只要維持軍隊規模,隨時高壓統治土著,這樣東非就有十幾年內都白嫖不完的免費勞動力。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