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籬笆好文學> 第三十二章 玻璃產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二章 玻璃產業 (2 / 2)

如果需要技術上的要求,東非完全可以派人到景德鎮取經,也可以從歐洲獲得技術,但是沒有必要。

姆貝亞陶瓷廠建立已經算是恩斯特特許了,畢竟東非居民的需求用木製和陶製器皿就可以滿足,燒製一點粗瓷豐富一下東非專營商店裡的產品就行了,至於中高階瓷器產品直接進口,當下完全沒必要在東非大興制瓷業。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瓷器生產出來誰買?不要說和遠東競爭,就是和歐洲各國競爭都不太可能,生產出來,賺不到錢,自然就沒有動力去推動。

目前,東非主推的是玻璃製造業,因為大量威尼斯人進入東非,這就給東非發展玻璃製造業提供了便利。

威尼斯玻璃製造水平那是全球知名的,試想一下,如果東非有許多來自景德鎮的移民,那東非肯定也會推動制瓷業發展。

當然,景德鎮只是遠東瓷器比較有代表性的瓷器產地,恩斯特也沒必要只盯著景德鎮。玻璃勝出還有一個巨大需求,那就是東非確實有巨大需求。

首先玻璃也可以用來製作器皿和瓷器功能重疊,但是東非建築的使用的窗戶就必須用玻璃了,期維特宮建設的時候就從歐洲進口了大批玻璃進行裝飾。

連王宮的玻璃都靠進口,就有些說不過去了,更何況,東非諸多政府機關建築需求量也不小,還有民用房屋。

東非民居雖然統一成了德意志建築樣式,但是採光基本上不存在,窗戶基本上就是整塊木板,白天時開啟,讓陽光照射進來,夜晚再關上,防止蚊蟲進入,可能給東非居民配上玻璃窗有些奢侈,但是小塊的琉璃瓦還是可以安排的。

除了玻璃窗的需求,東非還考慮到未來東非科研的需要,雖然目前東非沒有科研能力,但是遲早會踏上這一步,而實驗器材,像試管,鏡片等都需要玻璃。

東非玻璃產業主要佈局在達累斯薩拉姆,內羅畢和松蓋阿三地,除了威尼斯的專業工人外,黑興根財團旗下的黑興根日用品公司受到恩斯特指示,專門成立了一個技術小組,研究玻璃的規模化生產。

其中最重要的是攻克平板玻璃生產工藝,為此黑興根日用品公司已經和多所德意志高校答成合作協議。

這也是為未來汽車產業佈局,最早的汽車是沒有風擋玻璃的。為了抵禦惡劣的天氣、昆蟲以及路上飛濺的樹葉和塵土,駕駛員和乘客通常都會使用護鏡。

雖然說平板玻璃研發出來不一定就會先應用到汽車上,畢竟玻璃屬於危險易碎品,貿然使用在汽車上很危險,但是總會用到的。

至於什麼時候給汽車安裝玻璃,那就要看市場需要了,當人們不再滿足於沒有遮擋的汽車時,黑興根財團就可以率先推出汽車玻璃,技術麼,就是要像擠牙膏一樣,一點點榨乾別人的錢包。

當然,現在是幻想時間,黑興根財團既沒有平板玻璃,也沒有汽車,想要實現這兩樣東西,還需要繼續努力。

話說,目前本茨還在改進引擎,努力做到引擎的小型化,還有提升其功率。

車架倒是在恩斯特的授意下,有了大概目標,但是如何執行,還有機械結構設計等都還遙遙無期,樂觀估計黑興根財團推出第一輛可實用型汽車還需要好幾年時間。

至於為什麼要這麼長時間,那是為了使得汽車推出時,就相當完善,更復雜的工藝和更低生產成本讓抄襲者原地爆炸,避免汽車結構太簡單,普通人靠手搓就仿製出來。

除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則是等等東非幾年時間,汽車產業必須從東非開始,這個拳頭產品如果在東非最先生產,對提升日後東非國際影響力有大用,同時也能奠定東非王國在汽車產業的先發優勢。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