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見慣新鮮事物的達累斯薩拉姆市市民來說,有軌電車還是超出了他們的想象,按照官方說法,有軌電車靠的是天上架著的電纜供電。
為此達累斯薩拉姆市中間道路的綠化帶裡還架起了電線杆,為其提供動力來源。
“汽車買不起,有軌電車的票價卻極其便宜,完全可以來嘗試一下,而且很多人沒有坐過火車,也可以用它來平替一下體驗!”
東非新修了不少鐵路,但是坐過鐵路鐵路的人卻非常少,有軌電車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這種缺憾,而且他的價格十分親民,按照達累斯薩拉姆市的工資水平,完全擔負的起。
在公共汽車和出租汽車沒有出現的時代,有軌電車就是最優的選擇,即便是21世紀,有軌電車也是介於公共汽車和輕軌之間的一種常規城市交通方式。
在恩斯特看來,有軌電車的發展潛力是比較巨大的,就算是未來,也不會顯得過時。
而之所以會在前世20世紀中葉,各個國家大量淘汰有軌電車,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汽車出現,且汽車發展早期沒有所謂的能源危機,所以按照當時人的思維有軌電車完全比不過汽車好用,一個是在20世紀三四十年年代,世界大戰將整個歐洲變成了一片焦土,而軌道交通維護比較麻煩。
後來在能源危機,環保理念和城市交通發展的大趨勢下,有軌電車又在歐洲和遠東帝國重新“死灰復燃”。
有軌電車其實應該屬於“輕軌”的一種,甚至能和高鐵扯上關係,所以發展有軌電車對於技術積累絕對是利大於弊。
東非是一個能源比較“稀缺”的國家,主要就是石油資源上,所以對於東非而言,電力代替部分化石能源很有必要。
目前東非在電力供應問題上是多極化發展,除了核能門檻過高以外,火電,風電,水電,甚至太陽能,潮汐能都是東非重點攻克的專案。
這也是恩斯特對東非電力領域發展的指導方向,同時特斯拉的交流電也在東非試運營,尤其是長距離輸電專案,這些都為東非電氣化發展鋪平道路。
火電有南部煤礦作為支撐,也是當前主流發電模式,而水電則是重點攻關專案,東非的水力資源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是電力供應方向最重要的突破點。
尤其是西部剛果盆地區域,水量大,落差大,且全年流量穩定(僅次於撒哈拉沙漠),如果能得到開發,基本上可以解決未來東非大部分電力供應問題。
而其他能源方面,東非是風力比較充裕的地區,太陽能潛力也非常高,是太陽輻射第二多的地區,除了熱帶沙漠以外,面積龐大的高原為東非提供了巨大潛力。
最後也就是核能,東非鈾礦非常豐富,可惜這種尖端技術,還不是東非目前可以窺視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