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免費閱讀> 第三十一章 民主選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一章 民主選舉 (1 / 2)

黑興根財團在北美和遠東加大投資,資金方面對東非的投資也就相應減少,而實際原因是東非正在消化之前的成果,對於東非的投資,主要集中馬拉維湖工業區和北方工業區。

其中馬拉維湖工業區由是由黑興根財團獨立投資,而馬拉維湖工業區的重工業想要投產還需要一些時間。

光是廠房建設就耗費了不少時間,更何況更大頭的基礎設施建設,而馬拉維湖沿岸偏偏尤其東非地理條件比較差的區域,多山地,所以道路修建難度相對高一些,需要繞開崎嶇地形,大大加重了施工成本。

而這一切完成後,馬拉維湖工業區還需要新移民來填充,工業需要工人,但是偏偏這個階段,東非整體移民數量正在呈現下降趨勢。

尤其是德意志移民數量銳減,沒有足夠數量的德意志移民對其他民族移民引入就必須謹慎。

在這方面,東非正在加大力度開發匈牙利的潛力,畢竟匈牙利王國的馬扎爾人只佔匈牙利人口的百分之五。

這源於馬扎爾人貴族的獨特理念,由於匈牙利貴族氾濫,數量多達六十多萬(加上倫巴第新封貴族),所以馬扎爾人貴族很容易就自動把自己歸為一個團體,他們把匈牙利鄉下的賤民開除族籍,宣稱:“只有土地所有者才是真正的馬扎爾人!”

19世紀民族主義盛行,但是匈牙利的民族主義並不純粹,匈牙利可以說是一個披著的民族主義的外衣,同時又堅決的捍衛保守主義者的利益的地區,可以說是藉著民族主義的幌子來保護自身利益的。

既然如此,那奧地利是否可以同化這些鄉下賤民?答案是不行,雖然奧匈帝國積極推行義務教育,想要強化國家認同。

作用有一點的,但是不大,因為匈牙利境內的學校都教授馬扎爾語,也就是說義務教育改變不了奧匈帝國現狀,反而會加速匈牙利民族認同。所以,東非現在就是搶在奧匈帝國義務教育普及之前,把那些匈牙利平民送到東非。

匈牙利移民雖然認知上更偏向匈牙利,至少在地域上如此,但是到了東非一切就都不會再成問題,更改民族是簡單粗暴的事。

不過大多數匈牙利移民,只會說馬扎爾語,確實是個問題,所以不能把他們單獨聚在一起。

這些匈牙利移民也就不能填充到尚比亞和辛巴威這些人煙稀薄的地區,但是用來補充東非東部人口還是可行的。

東非東部經過這麼長時間發展,德語普及已經相當完善,德語環境倒逼其他民族學習德語,這是必然的,不會德語真是舉步維艱,生活都成問題。

一般來說,只需要兩三個月時間,大家就能夠透過德語環境學會德語,就算是榆木腦袋,半年到一年也能硬磨上。

匈牙利移民用來填充東部,東非就可以騰出德意志移民來鞏固辛巴威等地區建設工作。

被恩德貝萊人擺了一道,惱羞成怒的東非王國,指使紹納族將昔日奴役他們的恩德貝萊人全部抓住,然後發配到中央省開掘運河。

雖然恩德貝萊人受到了懲罰,可是東非王國對當地的開發也提上日程,和土著共治徹底成為過去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