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造成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結果,雖然威尼斯地區,義大利一方每天都在損兵折將,土地減少,但是義大利軍方確實捷報頻傳。
尤其是威尼斯被圍困之後,其依舊信誓旦旦的同王國保證道:“奧匈帝國已是強弩之末,憑藉威尼斯的工事,完全可以守住威尼斯這個橋頭堡不丟失。”
之所以義大利軍方這麼報告,就是還沒有被打疼,之前除了剛開戰那會,很快奧匈帝國的攻勢強度就降了下來,造成義大利主力得以慢慢收縮,最後擠在狹小的威尼斯城內。
同時,義大利王國拿著英國人的援助在後方又組織了十萬人的軍隊,所以這次戰爭,各國的判斷是奧匈帝國未必能取勝,雖然奧匈帝國整體實力更強,但是有了英國人支援的義大利,說不定能完成反推。
但是,這個時候的奧匈帝國可不是前世一戰時期的奧匈帝國,其陸海軍將領也不是那種昏聵無能之輩,而是公認的兩個世界名將,阿爾布雷希特大公和馮·特格特霍夫。
所以現在的奧匈帝國軍隊,在列強裡實力還是線上的,不至於像前世打個塞爾維亞都費勁。
阿爾布雷希特在陸地上給義大利王國陸軍上上強度,奧匈帝國海軍也開始對義大利的西西里島和撒丁島以及本土進行騷擾。
那不勒斯王國復國,保證了其在義大利西側海域有了可以停靠補給的地方。
義大利王國面對阿爾布雷希特的最後一戰,從一開始就感覺到了壓力,多線開始告急,而威尼斯這個堅固的橋頭堡,也沒有他們想象的那樣堅固。
在多輪炮火的轟擊下,威尼斯防線很快被開啟缺口,奧匈帝國進入威尼斯地區開始和義大利陸軍展開巷戰。
一般情況下,作為本土作戰的一方,義大利在威尼斯巷戰應該具有優勢。
但是這次不一樣,因為義大利陸軍的敵人不僅僅是奧匈帝國陸軍,還包括威尼斯本地市民。
奧匈帝國軍隊進入威尼斯後,立刻獲得了威尼斯民眾的支援,帶路,協助作戰,在義大利陸軍背後打黑槍。
至於威尼斯人為什麼這麼做,還是因為威尼斯民眾對所謂義大利王國早已經忍無可忍。
威尼斯的達官顯貴,趁機在威尼斯大發國難財,而他們在威尼斯胡作非為了幾個月,卻把鍋都甩給了義大利陸軍。
小小的威尼斯城內,擁擠著近十萬義大利陸軍,本身消耗的糧食就極大,加上政府的剝削,威尼斯市民可以說日漸崩潰。
之前奧匈帝國軍隊還沒有打進來還好說,奧匈帝國進入威尼斯的那一刻,民眾積壓幾個月的怒火就徹底爆發了。
在威尼斯市民的協助下,奧匈帝國在巷戰裡反而取得優勢,而義大利陸軍在遭到背刺後本來就低沉計程車氣,也瞬間崩潰,僅僅第一天威尼斯就徹底淪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