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最重要的是,程千帆若果真是透過她來解讀暗語,必然不會選擇新添的書籍。
“封面。”李浩眼中一亮,封面圖畫他記得,“是一個人,手中攥著辮子。”
‘是《醃談民初》’,白若蘭立刻知道書名了。
這本書是她在一個書店偶然看到,覺得丈夫會喜歡,便買了送給程千帆的。
當時兩人還未結婚,確切的說,千帆還未‘突然在某個時間段假裝陌生’。
此書的作者名不見經傳,卻是對民國初期的一些不為人知的‘野史’頗為熟稔,其文指點江山,書生意氣。
丈夫為何會選擇拿這本書?
白若蘭覺得自己抓住了關鍵點。
蓋因為對於這本書,丈夫頗為喜愛,已經看了兩遍,白若蘭當時也只是粗略翻看此書,得知丈夫對此書如此偏愛,便請程千帆帶回家與她。
程千帆是不會忘了這件事的。
而現在,丈夫不僅僅沒有將這本書託浩子帶回,反而帶在了路上。
那麼,這說明解開謎題的鑰匙,極可能便在這本《醃談民初》墨香之內。
……
忽而,白若蘭想起,程千帆有一次與她飲茶談書,提及這本書。
丈夫頗有興致的與她說了書中提及的一段典故:
南京是民國初年宣佈獨立次數最多之地,可謂是‘革命元勳之城’,此奠定了國民政府最終定都南京之基。
對於此間一人,程千帆更是讚不絕口:
是為一名報館主筆——何一雁!
二次革命失敗,南京城中著名之革命黨人,紛紛逃走去日本繼續革命。
大佬都走了,剩下的人也就取消獨立,準備向北洋軍投降結束戰鬥了。
結果當時的《民權報》的報社裡面,殺出來一條好漢:報紙主筆何一雁!
此人手持雙槍,腰懸炸彈,率領百餘名會黨徑直殺入了都督府,宣佈南京城二次獨立。
城內駐軍第八師的師長陳之驥趕來將何一雁等人全部逮捕,再次取消獨立。
這位陳之驥師長也是傳奇,他的岳父,就是彼時城外的北洋軍主帥馮華甫。(按輩分排,著名人民藝術家馮明光先生得叫陳師長的老婆為老姑奶奶。)
陳師長曾東渡日本求學,與革命黨交情莫逆,甚至被當做骨幹精英。
二次革命時候,他大義滅老丈人,跟隨老朋友黃克強一起起義。
現在,二次革命失敗,其他革命黨紛紛出逃,他不得不出來主持大局,宣佈南京取消獨立,並且同北洋方面交涉,爭取北洋軍不進城,即便是進城了,也要承諾不可濫殺無辜。
故而,他正忙著出面與北洋軍交涉,抓完何一雁,他就出城談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