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兩人剝竊之衣是市政局管理員值日製服,二人是被誤送回局內值日。
值班室內機件裝置眾多,兩人胡亂扳動,造成天氣劇變,寒暑雨雪,變化無常。
市人叫苦不迭,湧入市政局抓住兩人。
教授欲以水葬法將兩人送歸原處。
兩人怕死驚呼,忽而醒來,發覺正身著殮衣,家人圍床哀哭,原來兩人長臥數日不醒,家人以為他們已死,正在籌辦後事呢。
程千帆閒暇之餘看報上據文,對此電影所描述奇幻場景,也是嘖嘖稱奇,為之神往。
而如他這般心思縝密之人,更是從這部影片中讀懂了導演、劇本的苦心:
劉某、韓某在六十年後被歷史學家‘得知’是戰死沙場的烈士復活,這便是一個隱喻,兩人是知名的抗日烈士,而六十年後,他們仍然被世人銘記,則說明上海灘還是華夏,我中華文明不絕,此唯有抗戰勝利可以解釋!
電影中,市政機關都是中國人,說中國話,大學歷史教授教授的是中國歷史,這也側面說明了這一點——
我中華不會亡!
不僅僅不會亡,還會發展的很好!
程千帆心嚮往之。
若果然如此,捐軀赴死亦無憾!
……
“行,那我們就看這電影。”程千帆微笑說道,他從小寶的手中接過電影海報。
看得小姑娘怯怯的樣子,‘小程總’笑道,“行了,上面有你的籤號,少不了你的分潤。”
小姑娘鞠了個躬,高興的去別處繼續推銷電影去了。
電影海報上面有這些推銷電影的小姑娘、半大小子的籤號,譬如說這張海報上就歪七扭八寫了羊拾壹。
電影院將這些推銷電影的小姑娘、半大小子按照十二生肖分組,這個小姑娘是羊組的,這拾壹,就是這張海報是她推銷出去的第拾壹張。
程千帆突然改變決定同意帶小寶去看電影,看似突兀,實屬無奈。
原因有兩個。
他對小寶這個義妹的寵愛在法租界不是秘密,小寶先提出來看電影,這個時候,程千帆或許還可想一個藉口推卻,但是,當推銷電影的小姑娘找上來,再加上這個電影是小寶非常喜歡看的,程千帆再找藉口推卻,放在平常卻也無甚事,不過,若是被人拿放大鏡去觀察,這就是一個不是疑點的疑點。
此外,還有一點,小寶提起了小明,小明的父親呂啟祥是日特,程千帆從不憚以最大之惡意來揣測,倘若呂啟祥從兒子口中得知他拒絕帶小寶看喜歡的電影,他不知道這會不會引起呂啟祥的某種關注。
很多時候,糟糕的局面不是一日鑄就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個小細節造成的。
他帶著小寶去看電影,光明正大,反而不必遮掩什麼,反向思考的話,倘若因為上海區的一些行為導致他被調查,這反而能洗刷他的嫌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