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程千帆的愛好便是和皮特一起‘紙上談兵’,時刻關注波蘭戰事。
英法正式向德國宣戰後。
按照正常的邏輯,既然都宣戰了,英法自然就該出兵上去和德軍展開廝殺了。
而且,此時德軍主力在東線,從雙方軍力來說,是對於英法極為有利的。
程千帆和皮特根據報紙上的訊息,以及同法國本土間的電報來往,能夠粗略掌握當前態勢。
德軍確實是在德法邊境佈置了一支集團軍群,以用來防備英法趁機出兵。
這支部隊大略應該有三十來個師,不過其中可能只有十個是現役師,並且似乎並沒有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
而對面呢,英法聯軍有一百多個師,兵力上佔據絕對主動。
可以說,一旦英法發動進攻,德軍只能抽調東線主力,這將直接影響到東線戰事。
皮特甚至學會使用了‘圍魏救趙’這個成語來描述這種軍事態勢選擇。
此外,倘若英法在德軍進攻波蘭之際,法軍越過萊茵河進攻德國的魯爾區,無疑對德國來說是釜底抽薪,因為魯爾區是德國的工業中心。
並且,五日的法國報紙上刊登新聞說,波蘭方面再度向法國緊急求援,要求甘末林將軍信守承諾。
這是八月份時候,甘末林對波蘭人信誓旦旦的說,如果德國膽敢入侵波蘭,法國一定會派出多達五十個師的兵力援助波蘭,‘法軍將沿著波蘭走廊一路向西,將德國切割’。
但是,面對波蘭人聲嘶力竭的求援,法國軍方沉默了。
英法對德國宣戰後,卻依然按兵不動,這令波蘭方面士氣大受打擊。
波軍總司令利茲已經下令,將所有部隊撤到維斯瓦河以東,構築新防線。
此外,波蘭政府倉皇逃離華沙,前往盧布林。
德國的報紙上如是形容,”從軍事角度來看,戰爭已經結束,剩下的只不過是打一隻兔子。”
……
面對國際上的巨大輿論壓力。
英法方面終於有所動作了。
七日,英法地面部隊對德軍發起一次試探性進攻。
報紙上立刻大肆報道,言說英法聯軍取得了對德軍的一次勝利。
“這是怎麼了?不是說小勝一場,打擊了德軍的氣焰麼。”程千帆抽著雪茄,打趣面色不善的皮特。
皮特瞪了程千帆一眼,意思是你也看了電報,知道實情,就不要說這種風涼話了。
和法租界不少法國人為英法聯軍取得的小勝利歡呼不同,程千帆與皮特這隊編外戰事觀察家是瞭解內情的:
英法聯軍在西線確實是有了一次進攻,不過,這次進攻非常搞笑,德軍那邊開槍還擊後,英法聯軍就撤了回來,雙方再度對峙。
德法邊境的‘戰況’,被德國方面讀懂了。
德國人明白英法聯軍並未有真正和德軍發生大規模戰事的打算,故而,東線的德軍突然開始加速在波蘭境內的掃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