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作為戰勝國的英法兩國人們都開始厭戰。
而且,‘昭和三年’的經濟危機爆發之後,無論是英國人,還是法蘭西,他們都陷入經濟危機的泥潭。
國內矛盾加劇,普通民眾更加關心的是生計問題,而不是恐怖的戰爭。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慕尼黑會議結束的時候,捷克斯洛伐克被出賣,但是,英法兩國人民是慶祝,而不是難過。
對於他們來說只要不打仗,犧牲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
就拿現在而言,德國入侵波蘭,與法國國家層面來說,他們確實是和波蘭有盟約,必須履行約定保護波蘭暨對德國宣戰,但是,對於普通民眾而言,發生在波蘭的戰爭太過遙遠,對於他們來說也無關緊要。
“國內那些大人物,他們想的很好。”皮特冷笑一聲,“德國人佔領了波蘭,侵略性十足的德國和蘇俄接壤了,這是好事。”
“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好事。”程千帆點點頭,“邪惡的紅色,是自由世界的敵人,如果蘇俄和德國發生戰爭,這個世界就美妙了。”
皮特看了程千帆一眼,他知道自己這位朋友骨子裡是極度仇視紅色的,所以,倘若德國人和蘇俄發生戰爭,程千帆應該是樂於看到。
皮特則不然,他對紅色不親近,但是,也並無仇恨。
相反,皮特的祖上曾經是為守衛巴黎公社的戰鬥過的工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皮特祖上曾經是革命者。
故而,相比較紅色的蘇俄,皮特對於虎視眈眈要崛起和復仇的德國人充滿了警惕和敵意。
“蘇俄人同德國簽訂合約之前,曾經試圖和我們達成更加友好的關係。”皮特忽然說道。
程千帆驚訝的看著皮特,似乎在確認皮特口中的‘我們’指的是英法?
皮特點點頭,“馬迭爾先生參加了六月份的蘇俄旅行團。”
他是用自嘲的口吻說的。
“旅行團?”程千帆露出不解的表情。
“三個月前,我們有人受蘇俄的邀請,對他們進行了訪問。”皮特說道。
六月份的時候,英法組長聯合派代表團到聖彼得堡與蘇俄談判,就雙邊關係以及歐洲緊張局勢進行商討。
蘇俄方面很重視這次會談,派最高規格的軍事代表團,與前來的英法代表進行談判。
不過,令蘇俄人沒想到的是,英國卻只派了幾個空軍少將。
法國更過分,派了幾個即將退休的將領以及一些後勤部門的將領過來談判。
而且在談判過程中,英法一直保持著對蘇俄的警惕。
當然,這也是有歷史原因的。
俄國信奉東正教,和西歐天主教在宗教上有無數次衝突。
在歷史上,東斯拉夫人對歐洲發起戰爭多達三十多次,幾乎每次都是極為殘酷的矢志滅國級別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