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兩封信塞回信封,何興建將信封封口,然後小心翼翼的收起來,滿意的點點頭。
“行了,上海站也派人來了,他們可能認識你,人多眼雜,你快回去。”何興建說道。
“屬下剛才遠遠看到了盧興戈的手下,我趕緊躲開了。”趙長庚說道。
“沒有被他們看到吧?”何興建趕緊問道。
“沒有,屬下反應快,躲開了。”趙長庚說道。
“趕緊回去吧。”何興建急忙說道。
“是!”
……
河內市哥倫比亞路高郎街二十七號,這是位於河內郊區的一處所在。
一幢三層的西式洋房坐落在一片綠蔭中,洋房大門緊閉,門前的草坪小路向前延伸到馬路。
汪填海夫婦,曾正敏夫婦,以及秘書陳國奇等二十餘人整日躲在洋房內,因為擔心遭受刺殺,所有人輕易不敢外出。
“日本人言而無信,欺人太甚!”汪填海氣急敗壞罵道。
近衛的第三次對華宣告如約發表,不過,在這份宣告中卻將雙方密談所約定的關於日本在華駐軍有一定期限,以及期滿後撤退,以及在和平條件實現之後日軍會在協議商定地區立即撤軍等內容全部刪除,並未有絲毫提及。
如此變故,說明日本人在確認他從渝城離開、造成他準備另立中央的既成事實後,已經變了臉,條件變得更加苛刻。
但是,正如陳碧君勸說他的話,‘事已至此,無法回頭,只能選擇相信友邦’。
……
汪填海將親自寫好的宣告,交給周涼帶往香港發表,以茲作出對近衛第三次對華宣告的響應。
周涼抵達香港後,先找到了賦閒在港島的國黨元老顧夢宇。
顧夢宇不僅僅是國黨元老,也是汪氏的親信人物,曾經任國府鐵道部部長。
顧夢宇看了汪副總裁的親筆宣告後大驚,他堅決反對發表此宣告,認為‘此乃既害了國家又毀掉汪副總裁一世英名的蠢事’,甚至直接致電汪填海,強烈建議‘汪副總裁三思’。
收到顧夢宇的電報,汪填海又是一陣長吁短嘆。
陳碧君大怒,罵汪填海,‘君身負國家民族重任,豈能因一老朽而動搖。’
汪填海大為震驚,再振奮!
香港這邊,顧夢宇死活不願意聽命從事,周涼只能另找他人。
找到了汪氏在香港的另外一名‘得力大將’林柏升。
林柏升沒有令汪填海失望,當即表態,‘我不管顧公說什麼,此乃利國利民之大事,副總裁相信我,我能做的,就是一定把事情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