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法幣一個人,僱一晚上。”姜老三手裡攥著一厚摞法幣,“有言在先,可能會沒有危險,明天就能回家,也可能會倒黴死毬。”
白俄們聞言,臉色怪異,有人在沉默思考,有人同身旁的同伴低聲交流。
有人嚷嚷著說價格太低了,要求加價。
但是,並沒有人離開。
這些都是飢寒交迫的白俄。
一晚上掙六十法幣,這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象的。(ps1)
雖然要被蘇曼羅科夫那個老東西抽走二十四法幣,但是,省吃儉用的話,三十六法幣這筆錢足以讓他們過上小半個月不餓肚子的生活了。
喬春桃冷冷的打量著眾人,他在觀察這些白俄的反應。
那些嚷嚷著要加錢的白俄,他不會用。
這些人多是體格強健的壯漢,身體素質好,又貪心不足,會是安全隱患。
上海灘有很多白俄。
十幾年前,隨著忠於沙皇的白俄臨時政府的失敗,數以萬計的白俄開始逃離海參崴進入中國。
其中有相當數量的白俄來到上海這個遠東大都會。
剛來上海的白俄,大多一貧如洗,他們既不會英語,也不會上海話。
為了生存,這些人中的貴族、高階知識分子會以教芭蕾、開咖啡館、開餐廳等為主要營生手段。
這些落魄的白俄同租界內其他富有的洋人形成鮮明的對照。
一開始,中國人因為對洋人天然的畏懼,還有人被坑蒙拐騙的白俄瞞騙過。
後來,整個上海灘都知道這些白俄和那些英國人、美國人、法國人不一樣,原因很直接:
夜總會里,幾乎是一夜之間來了好多白俄舞女。
甚至半掩門也有了白俄女人。
一時間,頗有些中國男人喊著‘為國爭光’的口號,慷慨解囊,甚至一度行形成惡性競價,擾亂市場。
……
喬春桃最終選中了九名白俄。
有三人是一家三口。
四人是兩對兄妹。
還有兩人是一對母子。
蘇曼羅科夫看了一眼這個戴著墨鏡,頭上一頂遮陽帽,風衣領子豎起來的買家。
隨後他衝著其他沒有被選中的同胞喊道,所有人要忘記今天這件事,不允許對任何人提及此事。
若有人大嘴巴,他蘇曼羅科夫大爺會毫不猶豫的將人扔進黃浦江餵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