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他也為自己的那番演講頗為自得。
就在數日前,青浦特訓班正式開班,戴春風發表了開班講話。
‘我們中國有兩個不亡的道理,一個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一個是哀兵必勝。這在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上,可以證明。
我們必須奮起抵抗,綏靖是沒有出路的,否則,豬吃飽了等人家過年,是絕對等不到自由平等的。’”
這句話堪稱此講話最為人所稱道的‘精髓’,餘平安甚至特別號召學員們學習、領會戴處座的重要講話精神。
傍晚時分,程千帆將國軍中校校官軍裝還給了盛叔玉,他換了一身便裝,悄悄離開了青浦。
青浦特訓班教官袁國安的身份,只用了一天就落下帷幕。
他的身份特殊,自然不可能一直留在青浦當教官,此次只是為了‘鍍金’而已。
卻是沒想到順手挖出了青浦特訓班的兩名日特,不僅僅立下了功勞,更是令戴春風對自己更加器重、信任,也算是意外收穫了。
……
“肖先生。”姜騾子帶了人半路迎接、護衛。
“弟兄們都還好吧。”程千帆問道。
“有十五名兄弟殉國,十餘人負傷,已經安排秘密轉運進入租界治療了。”姜騾子說道。
程千帆表情嚴肅點點頭。
蘇浙行動委員會之別動隊已經加入淞滬戰場,戴春風對這支隊伍定下了活動原則:不怕犧牲,只看戰果;活動於最危險的地方;國軍前進時幫助開啟勝利之機,國軍後退時進行掩護;同時蒐集情報,減少撤退困難與損害。
除了青浦特訓班的學員之外,別動隊大部已經同日軍接戰,隊伍主要活動於蘇浙滬一帶的城鄉結合處,伏擊日軍以及漢奸。
這樣的遭遇戰,長兵器沒有優勢,而別動隊的短武器優勢就突出起來,對日軍造成了一定的傷亡,相應的,別動隊也是傷亡不小。
因為程千帆的懇請,戴春風認真考慮了上特情組的實際情況,沒有將姜騾子的隊伍編入別動隊大部隊,而是給予了第五支隊獨立大隊的編制,允以獨立行動權。
按照程千帆的指示,姜騾子帶領獨立大隊採取了更加靈活的戰術,不碰日軍成規模的軍隊,只以偷襲日軍小股隊伍,特別是落單的日軍小隊為主。
饒是如此,獨立大隊依然出現了戰損。
“即便是日軍落單小股隊伍,他們的單兵作戰能力依然很強。”姜騾子介紹情況說道,“特別是日軍的槍法很準。”
獨立大隊首戰是偷襲、圍剿日軍一個五人小隊,八十餘人對五人,十比一的兵力部署,雖然最終全殲了五名日軍,但是,獨立大隊這邊卻有六人陣亡,七人負傷,可謂是慘勝。
這一仗,也讓獨立大隊真切感受到了日軍單兵作戰能力、以及頑強作戰意志的強橫。
此後,獨立大隊又和日軍落單士兵接戰數次,以多打少,採取突然襲擊,短槍近戰攻擊的方式,依然不斷有傷亡出現。
“獨立大隊現在還有多少人?”程千帆問道。
“還有四十三人,其中半數以上有輕傷。”姜騾子說道,他看了程千帆一眼,“有三人臨陣脫逃,被執行了臨戰軍法。”
“什麼人?”程千帆冷著臉問道。
“兩個學生娃娃,才十四五歲,還有一個是特情組的外圍。”
“該殺!”程千帆咬牙說道。
他知道,這很殘酷,十四五歲的學生娃娃,愛國熱情高漲,腦子一熱便加入抗日隊伍,這些此前連槍都沒有摸過的學生,進入戰場,被血腥殘酷的戰場嚇尿了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