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三本次郎命令他以紅黨王牌特工‘魚腸’的身份投誠、打入國府黨務調查處的安排,劉波的內心是極為排斥的。
……
他這一生:
出身於貧窮的漁民家庭,從小飢一頓飽一頓,吃了不少苦。
軍校畢業後便被安排來中國潛伏,以中國人劉波的身份生活了十幾年,娶了中國妻子,生了孩子,他幾乎都已經以為自己就是一箇中國人了。
相比較那個更多是貧窮、嚴厲的軍事培訓、特工訓練之記憶的瀨戶內川,劉波彆扭的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中竟然對自己的中國人身份更加認可,工作、生活、妻兒家庭、朋友……
長期潛伏特工之平靜的中國生活,儘管會因為身份認知產生一定的困擾。
但是,總體而言,劉波對於自己的生活狀態還是比較滿意的。
然後,在某個夜晚,他同何關喝酒聊天,遇到了方木恆。
一切都改變了。
主動學習紅色思想、以紅色人士自居,甚至是被國府方面懷疑是紅黨;從黨務調查處的抓捕中死裡逃生,被法租界判監入獄。
按照特高課的要求,繼續在監獄中宣傳紅色思想。
突然又被國府黨務調查處認作是紅黨王牌特工‘魚腸’,堅決要將他引渡過去。
現在,三本次郎更是命令他以紅黨特工‘魚腸’的身份向國府黨務調查處投誠,以紅黨叛徒的身份打入其內部。
劉波現在的感覺是非常彆扭的,他甚至在某個時刻會產生認知錯誤:
瀨戶內川,日特劉波,巡捕劉波,劉、何、方自發抗日小組的智囊,假扮紅黨,紅黨‘魚腸’,即將打入黨務調查處的紅黨叛徒。
最重要的是,劉波的內心充滿了恐懼。
對紅色思想的恐懼。
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扮著扮著,深入學習,竟然在內心深處對紅色思想越來越有感觸,甚至可以說是越來越認同。
這種越來越強烈的認同感,同他內心裡的菌國主義影響發生激烈交火,令他備受折磨。
他甚至驚恐的發現,自己竟然對自己是日本人的身份有了一絲厭惡和羞愧感——
為日本侵略中國的行為感到羞愧和厭惡。
而具體到現在的情況,劉波更是有一種直覺和擔心。
直覺告訴他,三本次郎安排他假扮向國府黨務調查處投誠的紅黨王牌特工‘魚腸’,這件事本身並不正常,頗為耐人尋味。
對於紅黨王牌特工‘魚腸’,劉波並不熟悉,不過,對於此人的之‘兇名’卻也略有耳聞。
‘魚腸’是行動人員,不是情報人員。
更可以說是被國府方面圍剿後的‘漏網之魚’,此人知曉紅黨太多的有價值情報點可能性極低。
在劉波看來,國府黨務調查處引渡‘魚腸’之後,直接將‘魚腸’幹掉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招攬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