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這也令程千帆更加警惕。
劉波是日本特工瀨戶內川,同宮崎健太郎一樣都是日本特工,其資格更是比宮崎健太郎還要老,但是,一個細節對不上,三本次郎便懷疑了瀨戶內川!
這給程千帆提了醒:
宮崎健太郎的這個日本身份,只是能夠確保在正常情況下他不會無端被懷疑。
但是,一旦他自己出現了細節上的紕漏,同樣會引起三本次郎的懷疑。
譬如說,此前三本次郎詢問他同劉波共事多久了,他若是回答的是‘快兩年了’,這便是一個足以令他被懷疑,甚至是最終導致他暴露的細節紕漏。
……
三本次郎詢問他劉波是否可能是紅黨。
程千帆內心是有‘落井下石’,坐實劉波是‘魚腸’的渴望的。
但是,他知道他不能這麼做。
劉波不是‘魚腸’,這是事實。
這件事是經不起調查的。
三本次郎緊急召見他,詢問此事,是因為三本次郎急需要在短時間內獲得答案。
事實上,只要花費一定的時間,這件事是能夠查清楚的。
‘魚腸’是紅黨王牌特工,有過多次出手的案例。
特高課只需要探查‘魚腸’行動的時候的具體時間和地點,然後和劉波當時身處何處、在做什麼作比較,兩相印證,自然一辨可知。
當然,查清楚這些,是需要時間的。
但是,畢竟是能夠查清楚的,如若他在三本次郎面前故意‘陷害’瀨戶內川,此後一旦查明瀨戶內川是冤枉的。
三本次郎必然會對他今日的言行和動機產生懷疑。
也許這個疑點不大,也不致命,程千帆完全可以搪塞過去。
但是,疑點就是疑點,一旦產生,在以後的日子裡只會越來越大。
所以,程千帆選擇實話實說,以‘宮崎健太郎’的身份實話實說:
宮崎健太郎那段時間確實是在刻意遠離劉波,對劉波不瞭解。
對於他來說,這個‘不瞭解情況,沒有發言權’的回答也是最合適的,
是的,這是宮崎最合適、最符合現實情況的回答。
這比他直接給出‘他相信瀨戶內川絕對不可能背叛帝國’的回答還要更加自然、合理。
就在此時,程千帆眼角的餘光瞥過,一個一閃而過的人影令他微微皺眉,陷入思考。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