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他是否要選擇假扮宮崎健太郎的身份就能避免的。
這是無解的命題。
罪魁禍首就是影佐英一,確切的說是此人生性多疑、偏執、殘忍好殺的性格決定了。
……
程千帆在延德里做得安排,就是打一個時間差。
最起碼在今天,影佐英一沒有時間去安排程千帆和宮崎健太郎會面。
延德里的安排,可以暫時讓影佐英一相信程千帆和宮崎健太郎是兩個人。
接下來,程千帆就等待影佐英一主動找他,商討殺死程千帆,由宮崎健太郎假扮程千帆的事情。
程千帆要做的就是,以宮崎健太郎的身份在不引起懷疑的情況下答應下來,並且以最快的速度由他本人來負責殺死程千帆。
並且,在殺死程千帆的過程中,避開影佐英一及其手下。
這應該不是最大的難題,在暫時證實程千帆和宮崎健太郎確係兩個人的情況下,最起碼在今天,影佐英一不會懷疑宮崎健太郎。
至於說程千帆是怎麼死的,影佐英一不會太關心,只要確定是宮崎健太郎活著,程千帆死了這個結果就可以。
最關鍵的就是,宮崎健太郎如何說服影佐英一不會插手此事,交由他去操作。
此外,影佐英一會在今天找他談論殺死程千帆、並且假扮程千帆之事,這也是程千帆的猜測。
如果影佐英一沒有找他,宮崎健太郎也要想辦法捕捉痕跡的向影佐英一提及此事。
不過,這是下下策,這種情況下,很難確保影佐英一不會心生懷疑。
所以,最好之情況就是,程千帆對影佐英一的性格和行為判斷準確,影佐英一會主動找他,並且就在今天。
他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宮崎健太郎‘確實是日本人’,確認了這一點,影佐英一對宮崎健太郎的提議之懷疑會最大化的減小。
甚至是有一定的懷疑也在安全範圍內:
因為,只有程千帆死了,宮崎健太郎活了,他的處境就會最大程度上好很多。
……
“中日兩國,自古以來是一衣帶水的好鄰居,現在,中國人生活困苦,作為好鄰居,大日本帝國看不下去了,他們來到中國,帶著鮮花和糖果。”
臺上,周懷古正在侃侃而談。
一些親日分子聽得津津有味,或者是表現出的極為認真聽講。
程千帆注意到,他此前留意到的那個女記者一臉憤怒,就要起身反駁,被她身旁的同事死死地拉住了。
浩二進入會場,悄悄找到影佐英一彙報情況。
“影佐君。”浩二低聲說,“查清楚了。”
“半年前,程千帆一直在滬上,沒有離開過,不少人在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見到程千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