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這麼一位女文員,夫人應該放心了吧。
……
“小姐芳名?”柳明非問。
“周茹,此前曾在《杭城日報》工作,鎮江人,國立震旦大學中文系畢業。”
劉乃禺聞言,看了周茹一眼這位學妹。
“多大了?”
“二十三歲。”
經過一番詢問,得知周茹是國立震旦大學中文系畢業,並且有在報社工作經驗,並且粗通日語,文筆不俗,同時還會開車。
甚至曾經在杭城的一家律師事務所打過一段時間短工。
回答問題口齒伶俐,思維清晰。
不僅僅是柳明非對她的印象更佳,便是陳贇以及劉乃禺對周茹的印象都大為改觀。
“你為何想到在杭城律師事務所打工?”陳贇問。
“民國二十一年,小女子在滬上聽聞陳贇先生幫助我國商人打贏了跨國官司,極為振奮,對律師行業充滿憧憬,故而在畢業後進了律師事務所打工。”說著周茹有些不好意思,“只是我資質平平,發現自己極難勝任此神聖工作。”
“你一弱女子,不是法律科班出身,自然頗為困難,不過,有此心也是極為難得的。”陳贇聽得周茹說起他最得意之事,微微頷首勉慰說。
“你寫過?”劉乃禺問。
“寫過幾篇豆腐塊文章,小女子不敢在劉先生面前班門弄斧。”
“為何不寫詩歌?”
“我平素喜歡,看得多了,便極為喜歡,覺得中的悲歡離合,蘊含無數道理。”
“哈哈哈。”劉乃禺爽朗一笑,“你若是有志於此,我倒是可以指點一二。”
“真的嗎?”周茹瞪大眼睛,言語中流露出受到偶像青睞之驚喜失措。
“當然。”劉乃禺微微一笑。
柳明非看到陳贇、劉乃禺二人對這名相貌普通女子也是大有好感,也是極為高興。
“周小姐,有一點必須向你言明,你不僅僅要當文員,還要兼職做記者,你可知道,記者的工作並不好做,尤其是戰爭年代,風險很大。”
周茹思考片刻,“周茹有心理準備,況有諸位名滿滬上的先生在,周茹更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