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著嘴巴里丟了一枚果脯,程千帆盯著手中紙張的目光專注且嚴肅。
任安寧,無錫縣玉祁鎮人。
昭和七年,十九歲的任安寧作為國立水木大學派送美利堅預備班學生暨庚子賠款留美學生,赴美利堅康奈爾大學攻讀。
程千帆露出驚訝之色,東洋人的昭和七年暨民國二十一年,他沒想到任安寧竟然是庚子賠款的國立水木大學留美預備班學員。
檔案中有關於任安寧的身高、體貌特徵的描述:
身高一百六十三至一百六十六公分,身形偏瘦,近視眼,喜好戴金絲邊的小圓眼鏡。
程千帆搖搖頭,這樣的體貌特徵可謂是很寬泛,想要以此尋人,並非易事。
不過,情報中有一句話倒是吸引了程千帆的注意:
任安寧喜吃湯麵,在美利堅求學的時候,便經常自行煮麵。
作為一個無錫縣人,喜歡吃麵,很合理,多年的海外求學生涯並未改變任安寧的生活習性,這一點倒是可以作為尋找任安寧的佐助線索。
情報中還有一份任安寧在康奈爾大學寫的一篇數學論文的節選。
程千帆眼中一亮,他甚至饒有興趣的從公文包中取出紙筆演算,好一會過後,他只能暫時選擇放棄,這一頁紙上的論述,他有至少四處不明白。
忽而,程千帆表情一肅,他將自己用來演算的稿紙撕下來,想了想,又將可能有筆跡壓痕留存的後面幾頁紙也都撕下來。
他本意順手將這幾頁紙送進正在烘烤茶壺的鐵皮小灶內‘毀屍滅跡’,想了想,程千帆將這幾頁紙張摺疊好,順手收進了貼身的兜裡。
……
“這件事你怎麼看?”老黃彈了彈菸灰,問道。
他順手將‘火苗’同志遞過來的紙張塞進了洋鐵打造的小灶臺裡,看著那紙張化為灰燼,又用一根鐵條仔細的戳了戳。
“還是你這屋子裡暖和。”程千帆笑著說道,即便是中央巡捕房副總巡長辦公室內,也多不如老黃這醫療室裡暖和。
老黃笑了笑,將烤好的饅頭片遞給‘火苗’同志,給予‘火苗’同志思考的時間。
程千帆雙手接過,卻是有些燙手,他兩隻手來回騰挪接著,最後左手捏了捏自己的耳垂,右手拿著饅頭片放進嘴巴里咬上一口,入口是溫暖的滿足感,整個人享受的眯了眼睛。
洋鐵小灶的火苗通紅通紅的,映照了兩人的臉龐也仿若火一樣。
“我傾向於這是三本次郎對我的一次考驗。”程千帆輕聲說道。
“三本懷疑你了?”
“不是。”程千帆搖搖頭,他想了想,“我的考慮是,這種考驗有兩層意思。”
“其一。”他豎起一根手指,“可能是考驗我的工作能力,看看我能否成功的將任安寧找到,然後順利的利用鄭衛龍要拉攏我的有利條件,取信於鄭衛龍的同時,將假的任安寧送入重慶。”
老黃喝了一口暖暖的黃酒,點點頭。
“其二。”程千帆繼續說道,“我不曉得該怎麼說,這是一種很奇特的感覺。”
他看著老黃。
老黃微笑著,鼓勵年輕的老同志繼續說,那目光彷彿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