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耗傳到寶島,全島既悲且憤。
“願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願拱手而讓臺”的誓言中,寶島開始了反抗日軍佔領之可歌可泣的鬥爭史。
前清光緒二十一年,日軍從基隆之東澳底登陸。
英勇的寶島人民為保衛祖國領土,用劣勢裝備抗擊日本侵略軍近五個月,打死打傷日軍三萬兩千人。
日本最精銳部隊侵臺主力軍近衛師團被殲滅近半,師團長中將能久親王、旅團長少將山根信成先後重傷斃命。
不過,由於敵我力量懸殊,義軍孤立無援,彈盡糧絕,死傷嚴重,保臺抗日終告失敗。
經部將勸說,抗日領袖丘逢甲和劉永福不得不先後揮淚內渡。
在丘逢甲和劉永福退回大陸後,寶島的抗日鬥爭進入到‘抗日三猛’時期:
柯鐵虎、簡大獅、林少貓三位抗日領袖,時稱抗日三猛,日方蔑稱三人為寶島三大匪首。
……
光緒二十四年,日軍利用懷柔政策,利用漢奸誘降柯鐵虎,身患重病的柯鐵虎在日軍的包圍下,為了保全手下,被迫和日軍簽訂平等和議,兩年後,重病交加的柯鐵虎憂憤而亡。
又兩年後,日軍驅使鄉紳勸降柯鐵虎舊部,三十八支義軍、總計接近六千人下山和談,被出爾反爾的日軍包圍,全數撲殺。
柯鐵虎餘部至此全部被殺害。
同年,林少貓所領導的另外一支抗日義軍也遭日軍毒手。
林少貓所部神出鬼沒,四處襲擊日軍,被寶島‘總督’兒玉源太郎視為心腹大患。
是年,林少貓為母親祝壽,其老鄉、漢奸蘇雲影(蘇zhen昌的祖父)、蘇雲梯(蘇zhen昌的叔祖父)向日軍出賣林少貓所部地址,並且親自帶路。
日軍殺入林少貓所部抗日根據地,林少貓家族、部下數百人無一人投降,全部殉國。
在此之前,抗日三猛中的另外一位簡大獅也已經犧牲。
光緒二十一年,寶島割讓給日本,日軍佔領寶島,簡大獅在淡水起義,艱苦領導抗日三年。日軍進山圍剿,簡大獅在寶島無法立足,潛回福建漳州。
日寇脅迫清政府,要求捕拿簡大獅。
清政府乖乖聽命,派兵捕拿簡大獅。
簡大獅自知必死,說,請清政府將他殺死在漳州,他不願意死在被日本人佔領的寶島。
清政府不予理睬,將簡大獅交給日本人,日方將簡大獅百般折磨後,當眾殺害。
簡大獅遇害後,舉國震驚,萬民憤怒。
清末武進士錢振鍠悲憤賦詩:“痛絕英雄瀝血時,海潮山擁泣蛟螭﹔他年國史傳忠義,莫忘臺灣簡大獅。“
上海《申報》曾評論:“臺灣義民簡大獅為中國爭氣,為全臺爭氣,此中國最有志氣之人。“
虎、獅、貓都已經死去了三十多年了,但是,浩氣長存,在寶島依然為不甘心當亡國奴的民眾所銘記,有抗日義軍依舊以抗日三猛的餘部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