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松言道:“當初我奉將軍之命帶五千人去修築烽火臺,沿江各處達數十處,每處駐軍過百人,夜間不顧商賈之便均攔上鐵索,長此以往吳軍縱有十萬也不能偷過。可後來將軍命關平持令前來調兵,松以大局為重聽令前來,沿江所留之人不過五百,每處烽火臺之兵只剩二三十人,末將初走之時也許尚能忠於職守,但如今時日已久,兵士難免懈怠,東吳日夜垂涎主公另半個荊州,雖有攔江鐵索,日思夜想之下,也難免會被東吳想出計策破除了!”
“你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為什麼本將軍尚不知道東吳來襲,你遠在團山,卻先於我知道了呢?”諸葛松說了許多,不料關羽仍糾結在這種先知後知的問題上。
諸葛松喘了一口,耐心的解釋道:“末將下屬有一人名叫江小魚,當初我離開江邊前來聽調的時候,便曾暗中囑咐他每到辰時就要派一名信使送一封上面空無一字的信給我。因我料到吳軍若要偷渡,必選深夜,今我沒有再收到書信,想是那邊已經出了狀況,請君侯即刻回兵!”
“也就是說你的屬下很可能也已經被生擒了,真是難得他還如此忠心!否則東吳要能從他口中得知其中緣由,照樣送一張白紙過來,你我便還會被矇在鼓裡!”關羽此時對東吳出兵的事已經相信大半,不禁為江小魚感慨起來。
“忠心麼?”諸葛松想想自己雖對江小魚有知遇之恩,卻也並未向鄭梁那樣相處得推心置腹,想到這兒便也不在隱瞞,繼續向關羽說開道:“外表再忠心的人也實在難以保證肯定可靠,就像于禁那樣,戎馬一生跟隨曹操近三十年,可最後為了活下去,還是一樣的選擇了背叛。江小魚和我雖然相處的不錯,但事關重大,我也不敢把寶都壓在他一個人身上,臨走前我除了書信之事外,還囑咐他要以喜歡在江上睡覺為由,每晚都留一艘小船睡在江心,卻待送他上船之人走後,偷偷的跳下江去另尋岸邊他處睡覺,睡到黎明無事再偷偷回去,端得也算辛苦他了!”
“原來如此!”關羽看諸葛松的目光便又有些不同。卻也不再說話,只是撫著長鬚陷入了沉思。
“君侯請不必再想!東吳對荊州早垂涎已久,既然發兵,定會傾盡全力!江陵、公安兩地兵少難以抵擋,請君侯速棄樊城回援!江陵若失,我軍將進退失據,陷入絕境啊君侯!”諸葛松知道關羽還是難以放棄樊城將破的大好局勢,見關羽沉思,連忙進言。
“哈哈哈哈!”誰知諸葛松不進言還好,一進言本還沉思的關羽忽然放鬆下來,笑稱道:“松兒你也不必緊張,雖然此事確有東吳背盟的可能,但也有可能是你那手下被你折騰的連日疲倦,睡過了半天忘發了書信而已,如今樊城城破在即,若大軍撤圍,給了曹仁喘息之機,再想攻破樊城,便又要多花許多時日了!”
“那萬一真是東吳渡江了呢?”諸葛松見關羽此時居然還存僥倖心理,語氣便更加的急切了。
“萬一沒有呢?你就這樣讓我白白撤兵不成!”關羽聽諸葛松語氣激動,忽然想起之前諸葛松和王甫之前勸誡沿江修築烽火臺之事,強烈的自尊心讓他也有些惱火起來,索性說道:“這樣,我先派人回江陵探聽情況。江陵、公安兩城雖然兵少,但有糜芳和博士仁兩將守衛,東吳就算來犯,一時也不能攻克。倘若回報真的證實東吳來犯,我再撤兵回援也不算遲!”
諸葛松哪知道關羽突然在心中翻起了舊賬,仍然勸退不休,直到關羽滿臉怒意命人強行將其轟到帳外,諸葛松這才知道事不可為,只好狼狽而出。
回到自己軍中,諸葛松又把關平叫來商議。關平初始聽時亦是大吃一驚,待聽到後來,終是比諸葛松更明白關羽心中所想,便好言寬慰,卻也不肯替諸葛松再去關羽那裡勸說,只是說一些無關痛癢的話。
諸葛松深知此時形勢已萬分危急,親兵又早調給了鄭梁使用,當下便以心中難安為由對關平說自己非要回南郡看看不可,要其暫時代理此處主將。
關平勸說諸葛松再忍耐幾日,諸葛松哪裡肯聽,終是隻帶幾騎奔南郡而走。關平無奈,只好將此事命人去關羽營中通報,關羽大怒,但人已走遠,只能想著下次再見時定要嚴加懲處,滅滅這個恃才而驕的書童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