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那實驗二小的老師公佈了正確答案,別說,網友裡還真有幾個人答對了,可是其餘上千人卻都打錯或答不出來,這個正確比例,簡直讓眾人不可思議,那正確率百分之九十幾的實驗班孩子們難道全尼瑪是外星人嗎?他們這幫大老爺們大老孃們,竟然不如一群小學生??
“怎麼回事啊?”
“這是見鬼了?”
“那實驗二小的老師是不是瞎說八道啊?”
“現在的孩子,都這麼變態嗎?”
網友們表示接受不能!
這時候,北大數學科學院的潘院長不知是聽學生告訴的還是他自己偶然間看到了這個題目,竟然在微博上留言了,他一眼就看出了貓膩,告訴大家道:“呵呵,這種變態題目,也就是張燁教授想的出來,我可以肯定的說,這道題確實是一道小學算術題,但是裡面有陷阱,那個陷阱對小學生們來說可能不算特別大,張燁教授的這道題目的陷阱,實際上是給成年人挖的坑,是為了讓你們往裡跳的!”
眾人一聽都嗷嗷叫了!
“哈?”
“是坑我們的?”
“張燁太缺德了啊!”
“這貨一直都這個本性啊!”
“噗,我就知道!張老師這個人本身就是一個坑!一個天坑!誰跟他挨著近了都得掉進去!”
“到底什麼坑啊?”
“潘院長,您快解釋啊。”
潘院長的微薄道:“這個陷阱的原理就是成年人跟小學生的思維迴路不一樣,大人們容易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這個複雜化,可能從讀題目的那一瞬間就已經開始了,這是大人不自覺的一種思維模式,但是小孩子不一樣,可能這些音符也好擬聲詞也好,對他們來講就是一些固定的特殊圖畫,那些擬聲詞本身對他們或許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所以他們能輕易看到這道題的本質,解出答案,所以從某種角度講,成年人在這個方面,可能還真的不如小學生,所以他們能答對的題目你們大部分答不對!”
“原來是這樣!”
“靠,這麼回事啊!”
“我說呢!”
“張燁可真孫子啊!”
“這廝一天不坑人一把,他就一天難受啊!”
大家聲討一片,都笑罵張燁缺德!
潘院長道:“看似是一道小學算術題,可裡面蘊藏的哲學和反思,可不是小學級別的。張燁教授不愧是數學界的奇才,這題目很有意思,我已經記下來了,回頭我準備讓我們北大數學系的學生們也都來做一做,研究研究,有些事有些題,或許換一個角度去看去解,興許能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小張教授告訴了大家,任何時候,也不要小看任何一道看似簡單的題目!因為它們可能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或者,它們也可能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複雜!”
啊?
給北大學生做小學生算術題?還要仔細深入地研究?
潘院長的這番話,無疑是對這道小學算術題評價太高了,也對張燁評價太高了!
聽了潘院長的解釋,眾人也才明白了這道題裡的貓膩,再仔細一琢磨,大家都不得不佩服張燁的才華和學識以及奇思妙想,一道小學算術題也能被玩出這麼多花樣兒來,又是帶著哲學性,又是參雜著心理學的東西,又有數學的核心價值,最關鍵還有大範圍坑人打臉的用途,能想出這種奇葩算術題的主兒,整個共和國大概也就只有張燁這種沒事幹也能找出點事幹的人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