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國的隨隊翻譯聽後,無語了半天,最後也沒好意思跟那女數學家翻譯過去,嗯,也沒法翻譯,翻譯過去了英國人估摸也聽不懂。
一個德國中年數學家也和他打招呼。
然後是法國日本的數學家,等等等等。
“你好。”
“我叫加藤。”
“我是阿道夫,隨時歡迎你來法國做客。”
“歡迎來德國交流,我們一定會以最高規格的禮節接待你。”
張燁也沒託大,一個個和他們握手,一個個和他們認識,因為對方都有翻譯在,交流起來還是能通暢的。
共和國的數學家都沒來湊熱鬧,因為今天這個場合沒有這個必要,來日方長,肯定有機會認識的,一個數學猜想變成數學定理,可是需要一個很嚴謹的驗證過程的,今天現場只是簡單驗證,這也不是一兩個人能說了算的,所以過陣子,接觸張燁的機會還有很多,反正是共和國的人,知根知底,誰也不怕他跑了。
那頭。
萬院士已經被記者們團團圍住了。
“萬院士!”
“我是新華社的記者!”
“這次的戴爾猜想被論證,您有什麼想說的?”
萬院士哈哈一笑,意氣風發道:“我沒想到我有生之年還能看到戴爾猜想被解開,這是一件很讓人振奮的事情,也是件很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情。”摸了摸自己的胸口,笑道:“我心臟現在還跳得很快,我想很多人跟我也差不多,我們很榮幸能見證到今天這一幕,現在也很自豪,也很驕傲,因為初步完成這個猜想的人,是共和國人,還是一個年僅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然後他看向榮老。
榮老就笑呵呵地接過話來,對媒體道:“回去後,我們會成立一個專門的工作組,對張燁老師的論證做詳細驗算,屆時也會邀請國內外的數學家們參與進來,爭取儘快驗算完畢,一旦有結果,我們會第一時間公佈的。”
以前,世界上也有很多數學猜想被一個個地提出來,然後被一個個的破解,共和國數學界在裡面起到的作用,每次都是派出幾個數學家飛往國外,去參與驗證或聽取那邊的報告會,但是這一次,張燁給共和國數學界長了大臉,這回,他們的數學界變成了主角,他們才是主場!
其他數學家也接受了採訪。
汪一鳴說道:“我到現在還很激動!”
辛雅道:“別問我了,呵呵,我還沒回過神來呢,感覺是在做夢一樣。”
這時,張燁前面也空出來了,那些之前沒擠過去的記者們見狀,都跟閃電一樣刷刷刷刷就將張燁包圍了,有些還在採訪幾個數學家的記者媒體,也一下子撤了,扛著攝像機就往張燁那邊衝!
“所以數學……”韓何年正意氣風發的接受採訪,正說著呢,結果一轉眼的工夫才發現面前已經沒人了,韓何年腳下一晃差點栽了一根跟頭,尷尬得差點罵人,你們這也太區別對待了啊你們!
可沒辦法,誰都知道,今天的主角是張燁!
“張老師!”
“張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