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回這裡的黃巾赤眉,並不是真的說農民起義軍的,而只是一種對來犯者的代稱罷了!”張燁給出瞭解釋。
有個婦女道:“你這解釋太牽強了吧?”
一紅學研究青年道:“而且賈政就是隨口說了一個故事,不一定就是真實的!”
張燁笑了,“這位朋友,我不知道你對《紅樓夢》有多深的研究,但在我看來,紅樓並不是一部言情,他還有政治,他還有人文情懷,等等等等,你覺得曹雪芹會無緣無故地讓賈政無緣無故地提出一個無緣無故的完全虛構的姽嫿將軍來讓晚輩們無緣無故地寫詩歌頌她嗎?”
那青年噎住,不吭聲了。
確實,《紅樓夢》的文字是非常考究的,不然也不會這麼難研究了!
“曹雪芹的每一個用筆,都是有他用意的,比如書裡的人物,都是有原型的,比如書裡的故事,都是有隱喻的,這個情節也一樣,我們再來看一點。”張燁眼神落向第一排的那些文學界的人,道:“書裡說,在青州地區有一個恆王,請注意,在清朝,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定都京城以後,皇帝的兒子,是不興分封到外地為王的。”見大家再怔,張燁道:“皇子分封到貴族頭銜,包括封為王以後,王爺府都要建在京城,都在皇帝的眼前,所以在清朝,有王爺,但卻絕對不可能有一個青州恆王!所以賈政給出的這個人物和故事,不是在清朝時期!”
幾個歷史系的老師點點頭。
曾教授這個又搞中文研究又搞歷史研究的教授也深深一嗯。
張燁故意沉吟了片刻,等著大家消化這段知識,隨即道:“那麼是什麼時候,存在皇帝把兒子分封到外地去當王的現象呢?”再一停頓,他給出了答案:“恰恰,在明朝就是那樣的!”
“啊?”
“明朝?”
“為什麼要說明朝?”
“其他朝代也有這種情況吧?而且很普遍啊!”
北大的學生們有幾個人說話了,雖然沒拿話筒說,但是說話聲音也不小,都坐在中前排。
主席臺上的張燁聽到了,道:“有人納悶,為什麼我偏要說到明朝?”他語出驚人道:“因為在明朝,是有青州這個地方的!而且在明朝歷史上,也是有過一位恆王的!”
楊老師當即就道:“不可能!”
“怎麼會啊!沒這個考證啊!”馬恆元黑了臉。
其他幾個紅學家也大眼瞪小眼,都面露迷茫,誰也不知道啊。
紅學界如今的研究裡,還真沒有考證過這裡,而且,好像也沒有恆王吧?要是有的話不是早被人翻出來了嗎?
在場的歷史教授和講師都不少,北大歷史系的學生今天也來了很多,不過雖然是學這個的,但就算天天都研究歷史的人,也不可能去閒的沒事把明朝的所有王給背下來啊,況且有些王爺並不怎麼知名的,考證都不好考證。於是他們很多人都開始拿手機上網查資料了,文學界那幫人有人還打了電話給朋友,讓他們幫忙查證,想反駁張燁的觀點,讓他一敗塗地!
才過一會兒。
曾教授先查到了,擰眉道:“沒有恆王啊。”
陸續又有北大學生搜尋了出來,“對,沒有這個王,張老師你說錯了!”
姚蜜聽了,臉色很蒼白,我靠不能吧,張叔兒弄錯了?在學術問題上,他張叔叔也會有出錯誤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