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你其他的外在條件咱們先不談呢,我先給你出一個面試題,今天的面試也就這一道題,我其實也想看看老胡這麼推薦的一個年輕人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和功力。”王水新道。
張燁說,“請說。”
王水新似乎打定了主意要跟張燁論一論文了,“我有一首詩不知道你聽沒聽過,叫《一切》。”
他開始念:
“一切都是宿命。”
“一切都是虛幻。”
“一切都沒有結果。”
“一切都沒有歸宿。”
“一切歡樂都沒有微笑。”
“一切苦難都沒有淚痕。”
“一切往事都在夢裡。”
“一切信仰都帶著呻吟。”
“一切爆發都有片刻的寧靜。”
“一切死亡都帶著坑長的回聲!”
旁邊幾個評委聽完,都讚歎了起來。
“好詩啊!”一箇中年婦女道。
一個青年道:“這是王總監最有名的一首詩吧,每次聽都覺得有味道!”
胡飛也不能不承認,這首詩真的是絕佳,這大概是王水新四五年前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創作的,非常有力量,呼喚人心,警醒世人!
王水新平靜道:“小張,這就是面試題了,這是我還算有名的一首作品,也是我最滿意的一首現代詩,胡老師一直說你寫詩極佳,文學底蘊深厚,那你能不能現場給我們創作一首詩,也展現一下你的文學水平?”
如果是沒有範圍的作詩,這還沒什麼!
可王水新先說了他自己的詩,就是要跟張燁比上一比啊,這叫“鬥詩”,也叫“論詩”,張燁如果再創作,肯定得是要有針對性的,而且還得要超過王總監的詩才算面試過關,但這可能嗎?
胡飛都知道不可能!
更別說其他幾個評委們了!
《一切》是什麼詩啊?那可是曾經在幾年前被列入高中課本的一首詩!雖然是以附錄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很起眼,而且後來因為太過灰暗和絕望的藝術性而被撤掉了,但那也是曾經上過教材的範文啊!
張燁拿什麼比?
他什麼也比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