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我以前還很喜歡張燁的詩呢,唉,失望!”
一些張燁原本的粉絲們也被孟東國和幾個作家詩人給引導了,紛紛抱怨起來!
但也有人堅定地支援張燁,不過很快就被那幫人的吐沫也嚥了,根本沒有說話的機會!
張燁看得很心酸,也很心疼,那可都是張燁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人氣,結果被那幫人幾句話就給打散了,即便還在支援張燁詩歌的人,可能心中也不會那麼堅定了,畢竟這麼多業內的老師和已經成名的作家詩人都集體否定了張燁,大家都會想,是不是他的詩真的不行?
自己的粉絲都在罵他,張燁拳頭越攥越緊。
章遠棋淡漠道:“這就是這麼一個圈子,要不然,你去習慣別人。”
“下個要不然呢?”張燁請教道。
章遠棋表情很清冷,“……要不然,讓別人習慣你。”
張燁想了想,消化了一下章遠棋的話,忽然氣消了,看著那些或罵他或失望他的粉絲們,張燁發了一條微博。
是回應!
一個對所有人的回應!
章遠棋就在他旁邊看著,眼見張燁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她眼神也第一次有了變化,閃過一絲異彩!
張燁是這麼寫的: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裡,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裡,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相愛,寂靜,歡喜。”
這是一首大器晚成的詩,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按照這首詩的年齡,其實在張燁那個世界已經不小了,可一直不溫不火默默無名,直到《非誠勿擾2》電影播出後,才火了這首詩,《宮》的一首片尾曲也是用它作詞的。後來,有人說這首詩是倉央嘉措所作,其實不然,後來還有過一場版權的官司,這首詩的原作者是扎西拉姆?多多,詩歌原名《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也叫《見或不見》。
可能有人會質疑,這是首愛情詩,用在這裡合適嗎?
恰恰很多人都不清楚,這首詩壓根就不是愛情詩,也跟親情無關,這一首的靈感是來自於那個世界的蓮花生大師非常著名的一句話:“我從未離棄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雖然他們看不見我,我的孩子們,將會永遠永遠受到我慈悲心的護衛。”這首詩表達的是上師對弟子不離不棄的關愛,和風月愛情沒半毛錢關係。
張燁用它做回應恰到好處!
或許他沒有原作者要表達的那麼高尚,可此時這就代表了他的心情!
不管喜歡我的人是不是全都離我而去。
我就在這裡,不離不棄,不悲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