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這次丟臉了。”
“誰讓他太囂張了。”
“他恐怕也沒想到,會碰見一個比他還流氓的傢伙啊!”
“印度人啊,就是嘴上厲害!”
“是啊,那個中國人才是真正的狠角色,之前看他笑眯眯的很和善,不顯山不露水的,其實這樣的人才是刺頭啊!”
“你們說這事會怎麼處理?”
“誰知道呢。”
幾個基金會的人也上來勸說。
末了,班加羅爾才咬牙切齒地重新坐下,“好,我就等頒獎結束!這件事必須給我一個說法!給我的國家一個說法!”
鬧劇暫時得以收場。
諾獎基金會的人都鬆了口氣。
負責人一直站在臺上,對下面發生的事彷彿沒有看見一樣,也不說話,直到這時候才重新拿起話筒,抱歉地笑了笑,對著直播鏡頭和現場所有人道:“抱歉,剛才現場發生了一點意外,希望沒有影響到大家,讓大家久等了,下面,我將揭曉這一屆的諾貝爾和平獎,也是本屆的最後一個諾貝爾獎項!”
隨後,介紹開始。
一分鐘。
兩分鐘。
負責人許是為了將頒獎氣氛重新拉回來,對諾貝爾和平獎的歷史也進行了一次科普性的介紹。
漸漸的,現場和電視前很多人的注意力也慢慢回來了。
雖然經歷了一段史無前例驚為天人的“小插曲”,但當諾貝爾和平獎的名字被念出來的時候,大家還是聚精會神起來。文學獎,和平獎,這是諾貝爾獎項中最受矚目也是含金量最高的兩個獎項,如果非要分一個高下的話,那麼不用問,和平獎肯定比文學獎重得多。諾貝爾和平獎是唯一一個不會每年都有獲獎人的獎項,比如去年、五年前、九年前都是空缺的,這也更體現了諾貝爾和平獎的價值和重量,也是所有諾貝爾獎中獲獎難度最大,門檻最高的獎項,沒有之一!
歷史上每一屆諾貝爾和平獎的獲獎人全是世界上大名鼎鼎的人!
總統。
首相。
總理。
主席。
大慈善家。
這種人他們不可能請到頒獎現場來,所以諾貝爾和平獎也是所有諾獎中唯一一個沒有候選人提名的。
現場有人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