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樓上的朋友,你這話昨天之前已經有無數人說過了,但是昨天之後,再也沒有人說過一句!”
“我草,這麼牛逼嗎?我去看看!網上有資源嗎?”
“有,跟《舌尖》合作的影片網站已經把第一集第二集放上去了。”
越來越多的人透過廣告知道了他們的節目!
……
看著《舌尖》如此聲勢浩大,當晚,很多電視臺欄目組都有點坐不住了,主要是有點坐蠟了啊!
某電視臺。
某欄目組辦公區。
負責人看著工作人員們道:“《舌尖上的中國》,一個紀錄片都做成了這樣,收視率第一,廣告收入第一,咱們作為一個綜藝節目的從業者,你們覺得臉紅嗎?”
眾人苦笑,沒人說話。
“我覺得臉紅啊!”負責人情緒激動地拍了拍自己的臉,“我覺得特別臉紅!今天加個班,這一期節目要是錄不好誰也別下班!”
某省。
某電視臺。
一個欄目組總導演在會議室召集了眾人,“看看吧,看看,這就是《舌尖》這兩天的成績,我不知道你們寒磣不寒磣,反正我很寒磣,我是丟不起這個人的,一個紀錄片都能拿收視率第一,咱們一個娛樂訪談節目還有什麼理由說自己不行?還有什麼理由說自己節目小眾?”
“是,領導。”
“我們不找理由了。”
“呃,那,那我們在努努力,爭取月底之前收視率破0。4%。”
《舌尖》匪夷所思的收視率震驚了很多人,也激勵了很多人,業內很多電視臺欄目組內都上演了類似的一幕。
一個紀錄片以一種全新的姿態挑戰著人們對於紀錄片的所有認知,這也是個欣喜的現象,因為很多人都被刺激了!
或許是無意識的。
或許沒有什麼攀比的意思。
但毫無疑問,為了保住在冷門節目前的最後一絲臉面,很多電視臺和娛樂節目都急眼了,此時此刻,一場紀錄片和所有綜藝節目的戰爭打響了,他們不想被一部紀錄片踩在腳下,那樣真的太打臉了啊!!
就不信《舌尖》下一期的收視率還能這麼嚇人!
江源不信。
徐一鵬不信。
陳野不信。
業內很多人也都不相信!
紀錄片的逆襲奇蹟?有那麼一次就可以了,就夠了,如果連續稱霸電視領域?那就不是奇蹟了,而是神蹟了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