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被調離安西的訊息很快傳遍了大營和龜茲城。
軍民皆譁然,不敢置信地悄悄議論,尤其是大營將士們更覺突兀,這道聖旨簡直太不講道理了,連最基層的普通軍士都覺得天子分明是有意針對顧侯爺。
距離上次出兵與河西軍對峙不過兩三月,顧侯爺當時被嚴旨訓斥,還被罷了太子少保和光祿大夫的官職。
這次更過分,那個姓陳的校尉肆無忌憚捉拿安西軍將士,對他們嚴刑審問,導致一死兩重傷,如此惡劣的行徑,當時大營差點譁變,顧侯爺將那姓陳的校尉斬首示眾正是合情合理,誰知聖旨下來,這次竟是直接將顧侯爺調離安西。
這就過分了,沒見過如此不講理的事,將士們議論之後,大營內的傳聞漸漸形成了統一,那就是,顧侯爺為將士們討公道而失了聖眷,天子越來越針對顧侯爺,侯爺回到長安後,還不知會受到天子怎樣的冷遇。
傳聞就這樣以瘋狂的速度在大營內傳開,然後傳到了龜茲城。
城內百姓對這道聖旨亦感到萬分驚愕,顧侯爺的安西節度使做得好好的,龜茲城在他的治理下越來越繁榮,期間吐蕃入寇也被侯爺率部全殲,百姓安居樂業,安西軍威正盛,一切皆是顧侯爺的功勞,長安的天子為何要將他調離?
震驚,不滿,失望,各種負面情緒在大營和城內蔓延。
這次的負面情緒比上次陳樹豐殺害安西軍將士更嚴重,因為顧青的去留直接決定了安西四鎮的未來,更現實的是,決定了數萬將士和幾十萬百姓的福祉。
有顧青在的安西,將士們操練肯賣力能拿賞錢,能吃肉,百姓們吃到了龜茲城大興商賈后的紅利,商人在龜茲城內也有充分的安全保證和政策優惠,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顧青若離開。所謂人亡政息,接替顧青的人還能將他的政策延續下去嗎?將士們每日的操練是否仍有賞錢和肉?龜茲城是否仍保持大興商賈的政策?
最重要的是,就算一切蕭規曹隨,規矩不變,接替顧青的人有這個本事輕易賺到錢嗎?要知道將士們每日操練的賞錢,吃的肉,以及城中商賈的絡繹不絕,都是顧侯爺賺錢的本事換來的,沒這個本事,就算想繼續執行他的規矩都不可能實現。
一切都變得不可測,軍民們的生活都受到了直接的影響。
如果龜茲城有股市的話,顧青被調離屬於重大利空訊息,股市當日一定開市就跌停,無論軍民對安西的未來都感到心灰意冷了。
傳聞沸沸揚揚不可遏止,接旨暫代節度使之職的裴周南明明聽到大營各種喧囂塵上的傳聞,其中不乏對長安天子和朝堂的不滿,但裴周南不敢輕舉妄動,選擇了無視。
已經有了陳樹豐這個前車之鑑,在顧青沒走之前,老實說,裴周南真不敢拿安西軍將士怎樣,就算顧青讓他殺雞儆猴裴周南也沒那麼大的膽子,如今大營將士們的不滿情緒很嚴重了,裴周南意識到但凡自己有微小的舉動,都可能引發將士們情緒的爆發。
大營若譁變,無論誰是誰非,傳到長安他裴周南都一定是死罪,因為大營譁變的後果實在太嚴重了,幾乎與謀反無異。
該慫還得慫,正直的裴周南這次果斷決定做個識時務的俊傑。
大營某個營帳內,段無忌一臉平靜地與將士們閒話家常。
對於顧青的調離,段無忌和其他高階將領一樣早已有了心理準備,所以得知聖旨內容後並不震驚,情緒非常穩定。
用過午飯,段無忌走在安西大營的營盤中,看風景一般欣賞安西大營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