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周南不算壞人,如果一定要給他貼上一個標籤的話,兩個詞可以概括他。
“忠誠,本分”。
忠誠的人看別人難免挑剔,本分的人看別人難免保守古板,而顧青又是一個說話行事天馬行空不拘章法的人,偏偏裴周南來安西是身負天子的使命。
所以裴周南才會與顧青形如水火,幾乎鬧得不可收拾。
邊令誠一直將裴周南與顧青的矛盾衝突看在眼裡,也迅速決定了站隊。
當然要站裴御史,人家背後可是天子。
看著顧青與裴周南水火不容的樣子,邊令誠頓時做出了判斷。他覺得裴周南來安西的目的就是為了扳倒顧青,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包括但不限於誣陷,抹黑,干涉阻攔,分化權力等等。
顯然,邊令誠錯誤地判斷了裴周南的用意。
裴周南來安西是為了制約節度使的權力,不是為了扳倒顧青。
兩者有本質的區別。
制約是為了不讓節度使的權力膨脹,出格,做出不忠於天子的事來。
扳倒就是另一個意思了,不計代價不分是非地將節度使從位置上拉下去。
前者是對事,後者是對人。
邊令誠完全理解錯了裴周南的用意,所以這封奏疏的內容便讓裴周南不敢苟同。
“裴,裴御史自然是好人,是代表天子代表朝廷的人。”邊令誠結結巴巴地道。
裴周南沉聲道:“可是,天子和朝廷也沒說要將顧青扳倒呀,若天子真有此意,一道聖旨便可將顧青調回長安,何必派我來與顧青勾心鬥角,徒增口舌之爭。”
邊令誠愕然,他當然清楚天子和朝廷並沒有將顧青扳倒的意思,可他一直以為裴周南針對顧青的種種是因為彼此看不順眼,多少有幾分私人恩怨的味道。
裴周南冷冷道:“我雖奉旨來安西制約顧青的節度使權力,但我做人向來是光明磊落的,尤其是寫給天子的奏疏,一個字都不能虛假,更不能無端構陷,否則便是欺君,懂嗎?”
邊令誠終於聽懂了,臉上青一陣紅一陣,最後訕然笑道:“奴婢明白了,裴御史高風亮節,令人敬服。”
裴周南指著奏疏道:“顧青擅自興兵,差點造成兩大軍鎮將士重大傷亡,這等無法無天之舉,必須要奏報陛下,但是事情的起因你也要原原本本說清楚,不是無端啟釁,而是為了戰馬,河西節度使哥舒翰扣押戰馬在先,顧青怒而興兵,討要戰馬於後,兩軍對峙之時,雙方主帥剋制,未曾交戰。”
“我非高風亮節,只是實話實說,將來就算朝廷派人下來查,我也能保證自己說的每個字都無虛假,如此才對得起陛下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