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三郎與許念娘一聽,俱是一愣神,下意識地就去翻看手中的蟹殼,果然瞧見了上面有個圖案。雖然不甚分明,但能清楚地看出輪廓,一如蛤吃肉所說的,有點像坐著個人,又有點像一尊尖塔。
他們並非第一次吃這蟹,只是往時沒有留意,所以不曾發現。
許念娘不做聲,伸手去翻弄別的蟹,一翻一個準,每一個都有,不禁輕咦一聲:“奇怪!”
他以前經手過不少蟹類,可從未見過蟹殼上有圖案的,難不成這是洞庭特産的特色?
蛤吃肉愣頭愣腦地道:“公子,許爺,你說咱們苦尋不到的寶塔,會不會就藏在此處?”
聞言,許念娘不禁啞然失笑:“怎麼可能……”
說著,卻陷入了沉思。
藏寶圖乃山寨傳承,絕不會假,上面記載的線索指向也無問題,既然說寶藏隱藏於此,那肯定便在這;而寶塔島之名,亦非空xue來風,可這幾天來,他們搜尋完全島,一無所獲,尋不著半點蛛絲馬跡,這就玄乎了。
許念娘曾經想過:時過境遷,滄海桑田,數百年的歲月流逝,能讓無數生靈灰飛煙滅,也能讓一座島嶼面目全非。也許數百年前,島上真得建有一座九層寶塔,只是湮滅在時光之中了,甚至連些痕跡都沒留下,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然而寶塔也有可能並非實物,若如此,落實在蟹殼上的圖案,難免讓人浮想聯翩。
陳三郎仔細端詳圖案,好一會苦笑道:“如果這就是寶塔,那入口在哪兒?”
遍地大閘蟹,幾乎每個蟹上都有圖案,若說圖案代表寶塔,實在匪夷所思。況且小小蟹殼,又怎麼藏得住東西?
蛤吃肉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摸摸頭,甕聲甕氣地道:“要不,咱們幹脆把島嶼挖地三尺,掀開來看,有無東西,一目瞭然。”
陳三郎望著它:“你有這本事?”
蛤吃肉被問得啞口無言:它是妖物不假,具備法力不假,可那搬山之術乃是神通,它卻沒有掌握,遍觀天下,能運用此術的鳳毛麟角。道法沒落已久,相傳古時,大神通者搬山填海,十分了得……但諸如種種,都成為了傳說。
這與興風作浪不同,而翻弄波濤,本為水族本身具備的獨特天賦,有加成在此。比如陳三郎學會了《真龍禦水訣》,但侷限於水遁一門,別的諸多功效都運用不出威力,捲起的浪頭,能有三尺高低就極為厲害了。法訣獨步天下,可他不是水族出身,便打了折扣。若換蛤吃肉練習法門,就是另一種光景。
不管如何,水是水,山是山,不可同日而語。
寶塔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別說翻過來看,掘地三尺都得耗費許多人力物力,還有時間才行。
這些,都是目前陳三郎不具備的,也許日後調遣一支軍隊來,或許能辦得到。
許念娘大拇指頭慢慢摩擦著蟹殼上的圖案,諸多念頭在腦海翻騰,始終不得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