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甲跋扈,刀槍熠熠,散發出死亡的鋒芒。
原來是陳三郎與逍遙富道在路途中斬殺蠻兵的事件早傳揚開來,引起蠻軍將領注意,派遣了好幾支馬軍前來剿殺。
這一支,正好在附近,聞訊後立刻奔赴而至。
樹蔭下的兩人互相瞧了眼,已經做好跑路的準備。之前在嶗山,他們敢於與人多勢眾的賊寇廝殺,在於逍遙富道手中有道兵。可如今道兵折損殆盡,面對精良的蠻兵,自是力不從心。
“哇哇哇!”
突然間一陣喧囂,就見到側面塵土飛揚,不知從哪兒殺出一隊人馬。
陳三郎一看這隊人馬的成色,心裡不禁犯起嘀咕:領首的人倒穿著衣甲,多半是擊殺蠻軍繳獲而來的,不甚整齊,不少地方都破爛了;
不過再一看後面數以百計的追隨者的衣裝,領首這些有衣甲穿戴,一下子就變得高大全。
粗布衣裳、短衫短褲、甚至打著赤膊……眾人手中把持的武器或鋤頭,或禾叉,或燒火棍,還有捏著塊石頭就奮不顧身地沖鋒的……
更混雜的是,在隊伍中有男人,有女人,甚至有孩子。
“這是義軍!”
陳三郎吐了口氣。
所謂義軍,其實是一個比較籠統的稱呼。
蠻軍入境,雍州刺史郭宏不戰而逃,整個雍州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當被逼到了絕境,便有血性男兒振臂高呼,自發地組織起隊伍來,藉此抵抗蠻軍的入侵。
他們便是義軍。
目前雍州境內,義軍數目不少,可都不成氣候,零零散散,無論人數還是裝備,比起蠻軍來都遠遠不如。根本抵禦不住,只得打遊擊戰,打一陣,逃一陣。
現在出現的這隊義軍無疑是較差的,看起來屬於剛拉攏起不久,組成成分亂七八糟,連女人小孩都得上陣。
都是為了活下去!
陳三郎嘆息一聲,如果說之前對於天下大勢的評估,還只是停留在演算之上,雖然知道天下要亂,可會亂成什麼樣子,亂起來的情況如何,並未有實則的體會。飽讀詩書,知道不少“餓殍遍野,千裡白骨”的形容詞句,可當真正地親眼目睹,所受到的沖擊震撼完全是另一回事。
紙上得來始覺淺,不外如是。
千篇詩文,不及一滴鮮血,古往今來,不少讀書人慣於引經據典,卻流於誇誇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