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吳白又了一條微博。
“之前有網友私信我,其中提到了這首詩雖然意境獨特,但卻感覺似乎還沒有寫完。我在這裡告訴大家,的確是有後文的。咳咳,實話說吧,因為當時購買用於表白的那塊ed顯示屏,只能顯示四句出來……哈哈……請大家稍等,我得用長微博工具轉換一下才能發出全詩。”
陳發愣了。
當時錄進顯示屏的,的確只有四句,而全詩以排比句式創作,實際上是有一定篇幅的。
但他發這條微博的目的是什麼?這吳白自然是絕不可能知道詩句的後文的,他要發……也只能編他自己的進去。
想到這裡,陳發已經猜出了對方的目的。
影片中陳發只有四句詩,但吳白應該是以為整首詩只有四句。所以他吳白為了冒充陳發,選擇把全詩續寫下去。
這樣的話,吳白就不用擔心原作者出來揭發他了,因為在眾人眼裡,吳白的詩是完整的,後來者如果一口咬定只有四句詩的話,可信度無形中就低了許多。
簡單的幾個字概括:“先下手為強。”
而這時,吳白的微博又了。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生與死的距離。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天與地的距離。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想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陳發看了兩句就沒有往下看了。
他只能說,這吳白續寫的跟狗屎一樣……
原作全詩使用排比句式,在結構上十分嚴密卻恰當地寫出了意境,整首詩都是由前一個排比句式的結尾引出第二個排比句式的開頭,但這吳白所寫的東西,只是仿照陳發影片中出現的那四句而已,後文並沒有寫出任何與意境有關的東西。
有點像是……小學語文考試的仿寫句子這種答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