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趙一山修習了一段時間玉樞經之後,又起身離開了房舍,在夜色中向藏經閣走去。
梓梧山的弟子大約有十萬,每當他們修行之中有疑難之時,大多會去藏經閣查閱典籍,找出解決辦法。
為了方便十萬弟子隨時查閱典籍,所以藏經閣是全天候,無論白天黑夜都開放的。
而趙一山在深夜重返藏經閣,因為他有一件必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去藏經閣憑藉外門弟子腰牌,獲得梓梧山的基礎功法秘籍。
雖然趙一山已經在白鶴觀透過修習清靜經和玉樞經,達到了聚氣中期的境界,但他既然已經加入梓梧山,那麼梓梧山的基礎功法秘籍,他就不得不研習,一來,看看是否可以兼修梓梧山的基礎功法,二來,就算不能兼修,也可以取長補短,開拓思路,三來,將來與梓梧山弟子交流修習心得之時,也好有共同話題,不至於對梓梧山的基礎功法一無所知。
從黃字丁十三號房舍出來,趙一山來到藏經閣之時,已經是一個多時辰之後了,但趙一山看見的還是一片熱鬧的景象,無數梓梧山弟子在藏經閣進進出出,而藏經閣內外也燈火通明,如同白晝。
趙一山在燈光中,緩步而行,隨著人流進入了藏經閣。
藏經閣佔地百畝,一共八層,外門弟子只能借閱前三層的書冊,內門弟子只能借閱前五層的書冊,長老座下的親傳弟子可借閱前七層的書冊,至於第八層的書冊,除了掌門和內門長老可以借閱之外,為門派立下大功的弟子也能獲得進入一次的機會。
而趙一山身為外門弟子,只能在前三層借閱書冊,可就算是這樣,也讓趙一山震撼非常。
因為趙一山在前三層看見的是密密麻麻的書架,每個書架上也整整齊齊的放好了一本本書冊,趙一山進入藏經閣之後,才懂得那句話:浩如煙海!
趙一山不得不感嘆,這就是大門大派的底蘊,這麼多書冊,就算他趙一山記憶力驚人,也不可能全部將它們記下,不說記下,單說看完,就要花費趙一山上百年時間。
趙一山在前三層略作瀏覽,發現前三層的藏書之中,武林秘籍佔了多數,修仙的功法卻幾乎不見蹤跡,與修仙相關的東西,也大多是對修仙界的介紹,以及修仙界大能事蹟的記載。
對趙一山提高境界來說,藏經閣前三層似乎沒有作用,但趙一山不這麼覺得,這些介紹修仙界常識的書冊正是他現在所急需的,無論以後探秘尋寶,還是與人爭鬥,少了修仙常識可是不行的。
所以趙一山憑腰牌借閱了許多介紹修仙界常識的書冊,他要惡補這方面的知識,不能再當對修仙界一無所知的菜鳥。
除此之外,趙一山當然沒有忘記憑腰牌向藏經閣的執事領取了梓梧山的基礎功法秘籍。
趙一山沒有向尤釋永借用乾坤袋,更沒有芥子納須彌之物,所以他從藏經閣出來之後,抱了一摞一人多高的書冊。
引得進出藏經閣的梓梧山弟子嘖嘖稱奇,他們心中納罕,這個不知名的外門弟子,能看完這麼多書冊嗎?
這就怪不得他們奇怪和不解了,他們不知趙一山的記憶力驚人,所以才會對趙一山是否能看完這麼多書冊表示懷疑,要是他們知道趙一山曾用九年時間,就修習完成萬言錄,那他們就可以理解趙一山的舉動了,可惜梓梧山中沒有萬言錄,就算趙一山將此事告訴梓梧山的弟子,他們也不知道趙一山的記憶力有多麼的驚人。
書冊帶回房舍之後,趙一山可以慢慢看,但高高壘起的書冊卻帶給了趙一山一些麻煩。
趙一山的視線被壘起的書冊遮擋,看不清前方的道路,只能側著身子往前挪動,看上去很是怪異,如同螃蟹走路一般,這引起了許多梓梧山弟子的嘲笑。
趙一山沒有在意,以穩定的速度向前挪動,豈料趙一山才沒走出去幾步,就被人撞到了,書冊受力轟然倒地,散落在地面上。
趙一山立馬蹲下身去,將散落一地的書冊重新壘起來。